健康知识|初秋要这样养生

4 青山常在 2年前 142次点击

立秋过后,末伏未出,昼夜温差比较大。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调整,以适应节气的变化,避免气候原因给我们带来烦恼。2022年8月17日,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专家王长宏解读初秋应如何养生。

燥是秋季的主气,燥气太过,则为燥邪。燥邪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燥胜则干”,燥邪侵犯人体,耗伤津液,造成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等。二是“燥易伤肺”,肺为娇嫩之脏,喜润而恶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因此最易损伤肺津,影响肺之宣降,出现唇鼻干燥、咽喉干痒或痛、干咳少痰、痰粘稠难咳等症状。预防秋燥最好的办法是及时补充水分,但和夏季补充水分不同,比如晚上喝点蜂蜜水,有助于润肺祛燥,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当季的梨和柿子是去燥的最佳食品。

蜂蜜菊花茶 刘萌萌 摄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说,在秋季的3个月里,作息时间要如同鸡一样,早睡早起。中医认为,早睡能顺应阳气收敛,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如果感觉秋困没劲儿,不妨试试按摩风池穴。此穴位于项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相平。按摩它除了可提神外,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特别对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或长时间伏案的人效果更好。

依照自然规律,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在秋主“收”的原则下,秋季饮食调养宜收不宜泻。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肺气。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等。适当多食酸味果蔬以收敛阳气,如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脾胃功能不好者,不建议食酸性食物。另外,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解秋燥的好方法,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多食酸味性果蔬 刘萌萌 摄

秋季穿衣提倡“秋冻”,避免因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汗液蒸发、阴津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这是顺应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同时,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有利于避免感冒等病症的发生。但“秋冻”要因气温和个体不同而区别对待,不能盲目。肚脐是人体最容易受凉的部位,一旦受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胃口不好、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所以要注意不要让肚脐受寒,以防肠胃受刺激导致腹泻。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