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今梦 2年前 326次点击
第一节 按摩治疗穴位的选择
按摩治病,是用手法刺激腧穴,通过疏经通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而达到治疗目的。因此,按摩疗效除与按摩手法、疾病变化相关外,还与选择适当的穴位或治疗部位有关。同样的按摩手法作用于不同的穴位或部位,机体的反应会有差异,临床疗效也就不同。临床取穴配穴应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腧穴的主治、功能、特性,有方有法,灵活多变。
(以下第一节 按摩治疗穴位的选择包括一、选穴原则;二、配穴原则;三。特定穴的应用。)
一、选穴原则
按摩取穴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以循经取穴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病证,其中可分为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对症取穴三个原则。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局部或邻近部位的腧穴;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处较远部位的腧穴;对症取穴是指针对某些症状选取的腧穴。三者在临床运用时可随机配合使用。此外,尚有不少是属于前辈的经验取穴。
(1)近部取穴。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病证。近部取穴就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的。这种取穴方法,是以痛为腧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的取穴方法。多用于治疗病变的脏腑、五官、肢体在体表部位明显和较局限的症状。具有祛除局部邪气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如胃痛用一指禅推或摩中脘、梁门;腰痛按揉肾俞、命门;鼻病按揉迎香、印堂;眼疾取睛明、风池;膝痛一指禅推或按揉膝眼、阳陵泉。
(2)远部取穴。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和腧穴的主治功能提出的。在具体运用时,有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之分。
本经取穴:即根据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取本经的穴位。如:胃痛按揉胃经上的足三里;心绞痛按揉心包经上的内关;腰痛拿按膀胱经上的委中穴。
异经取穴:即取与病症有关的表里经脉的穴位。如肝气郁结的胁痛,除取肝经的太冲外,还可配以与其相表里的胆经的阳陵泉穴。
远部取穴还包括“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如头顶痛拿太冲;脱肛按揉百会等。
(3)对症取穴。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能主治而提出的.一般属于治标的范围如点按大椎退热;掐人中苏厥;按揉天枢止泻;按压支沟通便;拿揉丰隆化痰等。
(4)经验取穴。根据临床实践的经验积累,选择穴位来治疗疾病。如手臂麻木按揉颈臂穴;急性腰扭伤按揉手背腰痛点;小儿疳积掐揉四缝穴。
二、配穴原则
配穴方法,是在经穴主治和选穴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各种不同病证的治疗需要,按一定的配穴规律,选择具有协调作用的的两个以上 的穴位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以充分发挥腧穴相互配合的协调作用。临床上配穴处方应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全面考虑,有方有法,以法统方。常用配穴方法有下列四种:
(1)前后相配。即胸腹部穴(募穴为主)和腰背部穴(俞穴为主)相配。如胃病可取胃俞配中脘。此法也可在人体头部和四肢部的前面和后面取穴。如天柱配迎香治鼻塞;内关配外关治疗胸胁胀痛;丘墟配照海治踝关节扭伤。
(2)上下相配。即上肢部穴位和下肢部穴位相配。如胃脘痛,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三里;高血压,上肢取曲池,下肢取太冲;咽喉痛、牙痛,上肢取合谷,下肢取内庭。
(3)左右相配。这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就是“左病右取”或“右病左取”。此法多用于头面部疾病。如左侧面瘫、牙痛取右侧合谷,右侧面瘫、牙痛取左侧合谷;左侧头痛取右侧阳陵泉,右侧头痛取左侧阳陵泉。又因经络的分布是对称的,所以临床上对于内脏病证的取穴,一般均可左右同用,以加强其协调作用。如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前额痛取双侧合谷。此外,也有舍患侧而取健侧者,如偏瘫、痹痛等用此法也有一定的疗效;还有左上与右下,右上与左下交叉配同各经穴位治疗扭挫伤,也能取得良效。
(4)远近相配。即取病症的邻近穴和远部穴相配。如胃痛取中脘、胃俞是近取法,取内关、足三里是远取法;腰痛取肾俞、腰眼配委中、承山。
挥腧穴相互配合的协调作用。临床上配穴处方应从整体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全面考虑,有方有法,以法统方。常用配穴方法有下列四种:
(1)前后相配。即胸腹部穴(募穴为主)和腰背部穴(俞穴为主)相配。如胃病可取胃俞配中脘。此法也可在人体头部和四肢部的前面和后面取穴。如天柱配迎香治鼻塞;内关配外关治疗胸胁胀痛;丘墟配照海治踝关节扭伤。
(2)上下相配。即上肢部穴位和下肢部穴位相配。如胃脘痛,上肢取内关,下肢取足三里;高血压,上肢取曲池,下肢取太冲;咽喉痛、牙痛,上肢取合谷,下肢取内庭。
(3)左右相配。这是以经络循行交叉的特点为取穴依据的,就是“左病右取”或“右病左取”。此法多用于头面部疾病。如左侧面瘫、牙痛取右侧合谷,右侧面瘫、牙痛取左侧合谷;左侧头痛取右侧阳陵泉,右侧头痛取左侧阳陵泉。又因经络的分布是对称的,所以临床上对于内脏病证的取穴,一般均可左右同用,以加强其协调作用。如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前额痛取双侧合谷。此外,也有舍患侧而取健侧者,如偏瘫、痹痛等用此法也有一定的疗效;还有左上与右下,右上与左下交叉配同各经穴位治疗扭挫伤,也能取得良效。
(4)远近相配。即取病症的邻近穴和远部穴相配。如胃痛取中脘、胃俞是近取法,取内关、足三里是远取法;腰痛取肾俞、腰眼配委中、承山。
三、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由于这种腧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故各有不同特定的含义和名称。在临床应府时,这些穴位与其他配穴方法相配合,疗效较好。
(1)五输穴。是指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重要腑穴的合称。这类腧穴,每经五穴,十二经共有六个穴位。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络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人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所溜的“荥”,意思即脉气流经此处,有如泉水已成小流;所注为“输”,指此处脉气较大,有如水之能灌注运输;所行为“经”,象水之通行,喻经气正盛,畅通流行;所入为“合”,象水之汇合,是经气深入,进而内人于脏腑的部位。《难经·六十八难》云:“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这些都说明了五输穴的独特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云:“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故按摩时常取用合穴治疗六腑病症(表4-1,表4—2)。
(2)俞募穴。俞穴,是指分布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脏腑腧穴,是脏腑经气向背部转输布散的穴位,共十二对,亦称背俞穴。脏腑功能失调,则在相应的背俞穴上有压痛或敏感的异常反应。因此,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可取其相应背俞穴进行治疗。如肺病取肺俞,大肠病取大肠俞。另外,背俞穴也可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五体的病证。如肝开窍于目,在体为筋,目疾和筋病可用一指禅推或按揉肝俞治疗。
募穴,是指脏腑经气聚结于胸腹部的穴位,共有十二个,募穴有治疗脏腑疾病的作用,尤其多用于治疗腑病。如胃病取胃的募穴中脘;大肠病取大肠的募穴天枢等。“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因此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俞穴相配合使用,即俞募配穴。如冠心病,可按揉膻中配厥阴俞;胃院痛按揉中院配胃俞(表4—3)。
(3)原络郗穴。原穴是人体元气汇集的部位,脏腑之病皆反映于十二原,故五脏六腑有疾者,皆取其原。十二经络各有一个原穴,均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络穴大部分布于表里经的联络之处,具有主治表里经有关病症的作用。十二经和任督两脉各有一络穴,还有脾之大络大包,故共有十五络穴。原穴和络穴可单独应用,或相互配合应用。如心悸失眠为心经病,先按揉心经原穴神门,再配小肠经络穴支正。郗穴是经脉之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脉各有一郗穴,奇经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四脉也有一个郗穴。总称十六郗穴。郗穴都用于治疗本经脏腑经络之气突然闭塞时所发生的急性病症(表4—4)。
(4)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古人根据腧穴的主治特点,认为在四肢有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这八个腧穴可以用于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证。如脊柱强痛,可掐揉通于督脉的后溪穴。也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互相配合应用。如治疗冠心病,可按揉内关配公孙(表4—5)。
(5)八会穴。八会穴是指人体的脏、腑、气、血、筋、骨、脉、髓的精气会聚处的八个腧穴,分布于躯干和四肢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在临床应用时,凡脏、腑、气、血、筋、骨、脉、髓的病变,都可以取其所聚会的腧穴进行治疗。如脾胃虚弱,可一指禅推或按揉脏会章门;宗筋不收,可按揉筋会阳陵泉;骨节痹痛,可按揉骨会大杼;中风瘫痪,可按揉髓会绝骨。
(6)下合穴。下合穴是指六腑在足部阳经的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这是根据《灵枢·本腧》有“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的理论而确定的。即:胃合于足三里,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三焦合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于阳陵泉。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变的主要穴位,所谓“治府者治其合”。如大肠腑病,可按揉上巨虚;小肠病变,可按揉下巨虚等。
第二节 按摩治疗部位的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时常发现某一脏腑的病变,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可能出现上下相连,内外相应的病痛,以及压痛、结节等现象。这些病理性反应点或区域是按摩治疗的关键部位,对于这些部位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按摩的疗效。在按摩治病诊断时,除一般物理诊断、实验诊断、仪器诊断外,还有很重要的按摩触诊法诊断,寻找疾病的体表反应点或区域。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织器官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当人体某一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则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出现痛觉、触觉过敏等病理现象。因此病理性反应点或区域是按摩治疗过程中重要的选择部位。其主要表现是感觉过敏;穴位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皮下出现结节状或条索状反应物。
(以下第二节 按摩治疗部位的选择包括一、感觉过敏;二、穴位组织松弛、凹陷、隆重或坚硬;三、皮下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
一、感觉过敏
轻压某体表反应点或区域,患者即感酸、麻、胀、痛,有时还可以循经传导。压痛在临床最常见,如胃脘痛,则在胃俞、足三里穴处可找到压痛点。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压痛点是检查、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其分布规律多为肌肉的起止点;韧带在骨膜处附着点;筋膜在骨膜处附着点。从人体生物力学观点上来分析,因为这些肌肉的起止点韧带、筋膜的附着点是人体机械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压痛点一般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压痛点的痛过敏现象有持久性的特点,压痛点可以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②按压压痛点时,临床常发现患者感觉疼痛不仅仅局限于压痛点处,而且有牵涉性疼痛。如按压臀小肌髂前上棘附着点处,疼痛可辐射到整个大腿外侧;③这类压痛点可用按摩手法消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二、穴位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
穴位组织松弛与凹陷常会出现在脾胃虚弱患者的脾俞、胃俞、肝俞处,而隆起或坚硬则出现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处。
三、皮下结节或条索状反应物
皮下结节多为梭形、圆形、椭圆形等,条索状反应物多数质硬,病轻时隐约可觉,大的结节一般较软,可有移动性如脂肪球。小结节与条索状反应物一般不可移动。
以上三种表现,可单独出现,或多种并见。同一病人不同穴位的反应常有差异,如胃下垂病人常在足三里穴处出现条素状反应物,中院穴处有皮下结节,胃俞穴处出现凹陷。对于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病理性反应点或区域往往就是病灶和治疗部位。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