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半镜缘

5 愿你此生无遗憾 8个月前 100次点击

民间故事:​半镜缘

民间故事网 链接

2023-10-05 11:01

发表于 河北

收录于合集

#志怪故事 , 8 个 链接

#民间故事 , 463 个 链接

#鬼故事 , 453 个 链接

陈后主时期,有一个叫徐德言的人,很有才华,诗文俱佳,深得陈后主的赏识,便将大妹妹乐昌公主嫁给他为妻,徐德言成了驸马爷,官拜太子舍人。

此时,正值陈朝衰败之际,北方的隋朝向南方用兵,时局动荡,情势危急。

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谁也无法保证家庭和个人的安危。

这一天,隋兵已经兵临城下,徐德言还要去保护太子,请关注公众号:民间故事网。就对妻子说:

“如果国家破灭了,凭借你的容貌和才华,不会死于乱兵之下,一定会流落到权贵之家,我们可能永无相会之期了。”

乐昌公主流着泪说:“我要和夫君在一起,同生死共进退,永不分离。”

徐德言叹息一声说:

“我肩负国家重任,无法把你带在身边。假如上天不分开我们,他日有缘相见,需要一个信物,也好让我们相认。”

说罢,拿出他们日常所用的铜镜,折为两半,自己怀揣一半,另一半让妻子保管好。

乐昌公主泪流满面,把铜镜收拾好,放在贴身之处。

临走时,徐德言说:

“将来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把镜子拿到街上出售。那一天我会在街上寻找,或许,我们还会有破镜重圆之日。”

夫妻二人洒泪而别,说不尽的珍重,道不完的牵挂。

隋军的统帅是隋越公杨素,他率领大军顺江而下,势如破竹。

城破之日,他号令三军,要善待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不但长得美丽,而且具有很深的文学造诣,早已令杨素倾慕不已,势在必得。

到了乐昌公主的府上,杨素以礼相待,把她留在身边,视如珍宝,非常宠爱。

班师之日,他带着乐昌公主,回到了都城长安,当时叫做大兴城。

再说徐德言,城破之日,他混迹于乱民之中,逃了出来。

他一路上颠沛流离,往长安而去,吃尽了苦头,终于到了长安城。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徐德言来到集市上寻找,果然看见一个老仆,拿着半片铜镜在售卖,要价非常高。

好多人嘲笑老仆,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半片铜镜有什么用呢?还喊着这么高的价。

其实,他们又哪里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卖铜镜是假,寻人才是真。

徐德言看见铜镜,热泪盈眶,把老仆拉到旁边,询问起乐昌公主的近况。

老仆是杨素府上的,负责在外面采办,乐昌公主找到他,讲了当初和夫君之约,老仆心生同情,答应帮忙。

老仆讲了乐昌公主的境遇,徐德言听后,感慨万千,他拿出怀中的那一半铜镜,与老仆手中的半片铜镜合在一起,正好严丝合缝。

于是,他在那一片铜镜上,题写了一首诗: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看见题诗后,哭得泪人儿一般,茶饭不思。

杨素见美人儿不出来吃饭,关心地去询问,乐昌公主便将徐德言和她之间的约定讲了,恳求杨素成全。

杨素非常伤感,他是胸怀大度之人,思虑再三,决定成全两人,让他们破镜重圆。

于是,他派老仆去把徐德言找来,答应把妻子还给他,并送了丰厚的钱物。

一切准备妥当后,杨素设宴为两人饯行,并让乐昌公主和诗一首。

乐昌公主凝神片刻,提笔一挥而就,请关注公众号:民间故事网。写下了一首诗: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杨素的成人之美的行为,听说的人无不拍手称赞。

后来,徐德言带着乐昌公主回到了江南,过着安逸的日子,一直白头到老。

此事出自《本事诗》,收录在《太平广记》里。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