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分享一篇我以中秋节为主题写的一篇散文,各位大佬可以进来指点指点

5 阳光蓝梦雨夜 1天前 43次点击

《月是故乡明:童年中秋记忆与思念》

在我小时候,在家乡那片充满质朴与温情的土地上,每当快要过中秋节的时候,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甜蜜而又急切的期待。妈妈总会在节前精心安排一次赶集。

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妈妈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精心挑选着各种月饼。有香气扑鼻的鲜花饼,咸香可口的火腿饼,口感丰富的五仁饼,还有好些叫不上名却同样诱人的月饼。每当妈妈赶集归来,我们哥几个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围着妈妈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妈妈,您买了些啥呀?有没有我们爱吃的?”我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渴望。

每次妈妈都会笑着回答:“我买了好东西。”当我们急切地追问到底是什么时,妈妈却卖起了关子,只是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去把外婆叫回来,把爸爸叫回来。”这就像开盲盒一般,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期待。于是,我们撒开脚丫子,满心欢喜地跑去把外婆和爸爸叫了过来。

妈妈在这个时候,总会像变戏法一样,从袋子里拿出我们心心念念最爱吃的月饼,还有一些新鲜的水果。那一刻,我们的眼睛都亮了,口水忍不住地在嘴里打转。但妈妈总是温柔而又坚定地说:“等到天黑了,月亮公公出来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吃。”

我们怀着满心的期待,焦急地等待着。时间仿佛故意放慢了脚步,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如此漫长。我们盼啊盼啊,眼睛时不时地望向天空,盼望着天赶快黑,月亮公公能早点出来,那样我们就能品尝到美味的月饼了。

在我的家乡,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好的习俗。每当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一家人都会齐心协力地搬来一张大大的桌子,稳稳当当地放在门前。在这张承载着团圆与祝福的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月饼,有圆形的、方形的,还有花型的,它们色彩斑斓,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除了月饼,还有各种水果,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紫莹莹的葡萄,以及其他各种美味的吃食。然后,一家人怀着虔诚的心祭拜月亮。一家人聚在一起,寓意着像月饼一样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关于祭拜月亮,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这是一种祈福的方式。虽然我那时候年纪小,对其中的深意并不是完全明白,但从大人们庄重的神情中,能感受到这一习俗的神圣与庄严。然而,近些年来,这个传统的习俗渐渐式微。那些坚守传统的老一辈相继离世,年轻一辈对这些繁琐的礼节也不再那么看重。

祭拜完月亮之后,每个人都会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地许下愿望。那一瞬间,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微风轻轻拂过的声音。许完愿之后,终于到了品尝月饼的时刻。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月光如水,洒在我们身上,仿佛给每个人都披上了一层银纱。

吃完月饼之后,一群小孩便欢快地跑到草坪上,肆意地躺下来,仰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此时,你会看到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宛如一个巨大的银色盘子,镶嵌在深邃的夜空中。那皎洁的月光,如同仙女洒下的银辉,照亮了整个大地。漫天的繁星闪烁着,像无数颗璀璨的宝石,点缀着浩瀚的夜空。那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如梦如幻,让人陶醉其中。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也没有相机,不然的话,一定得多拍几张美轮美奂的景色,将这美好的瞬间永远定格。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未知与变数。遗憾的是,多年以后,我的视力一点一点地下降,最终双目失明,彻底地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之中,再也无法看到这世间的美景。

童年的记忆是那么的美好,却如同指间的流沙,无论如何紧握,都无法阻止它的流逝,终究是回不去了。

月亮,在古人的诗中常常代表着相思。今年的中秋,我虽然没有在家和家人一起共度佳节,但当月亮高悬于天空的时候,我的思绪依然如潮水般汹涌。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那温暖的怀抱和慈祥的笑容;想起了外婆,她那满是故事的双眸和轻柔的话语;更想起了我 9 岁时就不幸去世的父亲。

我虽然双目失去了光明,但是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感受,一定能看到那轮高悬天际的明月。我的爸爸,也许在这一刻也在天堂里想着我吧!

那无尽的思念,如同一把尖锐的刀,一次次刺痛着我的心。每一个回忆的瞬间,都是一次心灵的颤抖。

那流淌的泪水,是对过去的怀念,是对亲人的眷恋,是对美好时光的不舍。但即便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心中的那轮明月,依然明亮如初,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引领我在这黑暗的世界里,寻找着温暖与希望。

注!:本故事细数原创,内容经过真实故事改编。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勿喷,谢谢配合!禁止抄袭。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若有抄袭,或者未经作者同意转载本内容,需应当负法律责任。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