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萧萧冷雨夜 1个月前 167次点击
11月22日,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4年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顺利闭幕。
在本次大会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不仅展示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科技创新成果,还通过展出一系列专为障碍人士设计的科技产品,传递着科技的人文关怀之光。
例如,现场展示的
智能AI耳蜗
作为一种辅助听力设备,能够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更好地感知声音,拓展他们的沟通和生活场景。
智能仿生手
通过采集人体肌肉运动产生的肌电和神经电信号来实现动作控制,帮助肢体残障人士重获精细操作能力。而
开星果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
,则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帮助语言障碍儿童进行社交沟通训练,为这一群体提升沟通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
无障碍议题受历届大会关注
在近几届大会中,无障碍一直是主办方和各界与会者关注的议题。早在2020年,大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共同繁荣。该倡议明确提出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不让一个人掉队”
。其中就包括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使用的产品和服务,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弱势群体的数字技能,促进公众数字素养的普及和提升。
2021年,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
专家受邀参与乌镇峰会“互联网公益慈善与数字减贫论坛”互联网公益慈善主题分享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倡导数字技术向善,实现数字社会的包容发展,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2023年6月,《世界互联网大会爱(AI)公益行动计划2023-2025》发布,旨在通过全球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合数字鸿沟,提升人类福祉。
首批征集的人工智能公益项目共包括7个信息无障碍企业案例
,其中包括:
阿里巴巴达摩院
开发的数字人技术,能够实现真人手语动作的识别翻译,借助计算机视觉、机器翻译、语音技术和3D虚拟人技术,实现自然语言与手语的双向互译,助力听障人士沟通与信息获取;vivo推出的“无障碍通话功能”,通过语音与文字的互转,确保听障用户沟通无障碍,并利用环境声音感知技术帮助听障人士识别关键声音,提高生活安全与质量;腾讯通过算法赋能助听器企业,提供高清、纯净、流畅的音频通信体验,有效改善听障人群在嘈杂环境中的听力挑战,等等。
同年,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发布《发展负责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报告及共识文件强调,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构建无障碍数字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其跨模态能力对残障人群能够产生更大效用,如字幕眼镜、手语数字人等应用能够帮助建设无障碍的工作环境。
报告中还提到了“阿里巴巴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无障碍办公”的案例,钉钉通过携手多家机构发起“智能办公硬件无障碍联盟”,探索办公环境的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平等地参与社会事务、寻求平等的工作机会。
研究会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中国无障碍进程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成立于2005年,一直紧跟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步伐,努力推动中国无障碍进程。
在2005年-2012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研究会在深圳连续多年面向视障者,开展惠及数千人次的电脑和软件培训课程
。
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下,研究会率先组建了
由视障者组成的信息无障碍工程师队伍
。并于同年,联合微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成立信息无障碍联席会议(前身为“信息无障碍产品联盟”),致力于促进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信息无障碍的发展和“数字鸿沟”的消除,推动残健融合。
2024年,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会与时俱进,联合腾讯、中国盲人协会、中国盲人图书馆、北京
爱百福
视障人士关爱中心,共同面向盲童群体定制开发了
“AI编程第一课”无障碍版
。
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会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无障碍发展,
曾参与起草无障碍领域多项国家、行业标准,通过举办行业高峰会议、编制行业白皮书和成果集、推动互联网产品无障碍优化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无障碍。
参与编制了国内首部《信息无障碍宣传手册》、国内首个涉及实现信息无障碍方法的技术文档《网络无障碍建设指南》,并统筹编写了中国第一本《信息无障碍发展白皮书》。
截至2024年11月,研究会已累计拥有
30
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过百项自主知识产权,并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早期推进、企业建议搜集,以及《YD/T 3694-2020移动通信终端无障碍测试方案》等
10余
项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共同推动中国的无障碍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