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另眼看世界 15小时前 55次点击
曾仕强教授说:“我们生理的疾病都从紧张而来,只要你全身不紧张,大概不会得什么病。”,你的身体本质上是心灵的投射。如果心里总是不快乐,处于一种紧张、愁闷的状态,那么身体早晚要出问题。,《黄帝内经》认为,养生的核心在于养心。,让心灵处于一种自在、安定、舒适的状态,身心自然充满活力。,简言之,最顶级的养生,莫过于“放松自己”。,图片,图片,壹,放松自己,从不生气开始,图片,《平凡的世界》里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能给你烦恼。”,如果一个人能够不断修炼内心,掌控自己的情绪,那么不管遇到多么烦人的事情,都能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他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倒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还损伤自己的身心,很不值得。,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科举考试落第后,十分淡定。有人问他,你难道一点都不难过吗?王阳明回答:“别人以落第为耻,而我以落第动心为耻。”,落第是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既然如此,又何必起心动念,让内心陷于烦恼和不安呢?,生活中有很多与我们看不惯的人和事,我们要学会接受和顺应。如果总是为了各种琐事而生气,我们的身体怎能经得起这样的损耗。,林则徐说:“如果是我错了,我凭什么生气,如果是别人错了,我为什么生气。”,如果是别人的事,我们没必要生气。如果是自己的事,冷静而理智地去处理它,比生气更有意义。,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不要动辄让自己的内心生出波澜,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图片,贰,放松自己,要学会不计较,图片,《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情糟糕,都是因为计较太多。患得患失,锱铢必较,消耗了精神,影响了心情,拉低了生活质量。,仓央嘉措说:“除了生死,人生没有什么大事。”人生一世,我们要学会宠辱不惊,看淡名利得失,一切顺其自然,让内心多一份笃定,多一份安然。,唐朝柳宗元因为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柳州。看到自己苦苦追求的政治理想支离破碎,他十分苦闷,一直不能释怀,在四十多岁时英年早逝。,而宋代的苏轼,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忽然遭受诬陷,蒙冤入狱。后来被贬黄州,惠州,甚至更荒凉的海南岛。但他能放下官场名利,不计得失,随遇而安,与无法改变的现实和解。命运让他上朝堂,他就匡君辅国,大济苍生。命运把他放逐到荒岛,他就垦荒种地,寄情山水,自得其乐。,莫言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对于名利或者其他诱人的东西,得到不狂喜,失去不惋惜,来去随缘,顺其自然。,不计较,内心就不会紧张不安,我们才能活得自在而踏实。,图片,叁,放松自己,要懂得不畏惧,图片,《黄帝内经》里说:“心安而不惧。”意思是说,心里安定,就没有恐惧。,我们一生都活在恐惧之中,恐惧死亡、疾病、失败,及其他一切不期望的东西降临在我们身上。,我们也知道,紧张的心情是百病的起因,可就是放松不了。很多事情总是搁在心头,让我们提心吊胆。明明没有事,却一天到晚都在恐惧。,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就讲了一个小公务员因无端畏惧而致死的故事。小公务员在剧场打喷嚏,不小心把口水溅到了前排将军的后背上。他诚惶诚恐地上去道歉,将军并不在意,大度地原谅了他。可他不相信将军真的原谅自己,一直惴惴不安,并因此三番五次找将军道歉。这让将军不胜其烦,呵斥了他,小公务员也在惊吓中一命呜呼。,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恐惧也没用,它只会让你内心异常紧张,不得安宁,从而消耗自己的健康。,《论语》里说:“勇者不惧。”,对于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比如生老病死,除了接受,还能怎么样?,我们要学会克服内心的恐惧,安然过好眼下的生活,平静、坦然地接受命运中的安排。,图片,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不管命运馈赠给我们多少苦难,不管我们要遭受多少不如意的事情,都不要为难自己。不生气、不计较、不畏惧,从容自在地过,云淡风轻地活。,始终保持内心的淡定,让它喜悦,清净,释然。内心安定了,身体就能安泰,生活就能安乐,人生就能安好。,颐养身心,放松自己,才是最顶级的养生。
道理基本上都懂。但是大多数可能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