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后,继兄想带继母一起走,我堵住门说:你走行,娘得留下

4 cat 10小时前 94次点击

来不及了,来不及了,就先不上传音频了哈。如果有朋友想看应聘版的,那就等明天早上。明天早上准时发。

文:王姐 素材:肖志刚

我叫肖志刚,今年49岁,出生在豫南的一个小村庄。

记忆中,1980年的冬天,来的似乎比往年都要早一些,那年冬天,还没开始数九,母亲就一直说冷,父亲就在屋里生起了火,生火的树根是父亲前些天在河沿上挖回来的,还没有晒干,火苗伴着青烟,屋里一会便烟气缭绕,母亲躺在床上,一边咳嗽,一遍费力的喘气,她已经病了整整一个月。

四岁的我,呆呆的坐在母亲的身边,时不时的伸手为母亲锤一下后背,希望母亲能好受一些。

父亲生好火,在火上架起锅,开始给母亲煎药。

不一会,烟气伴着浓浓的药味,弥漫了整个屋子。

从我出生起,母亲就不断生病,村里人说,是母亲月子没有养好,所以,才会一直生病。

我的父亲兄弟三人,父亲在家里排行老二,俗话说:

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

。父亲便是不受待见的那一个。

大伯比父亲大三岁,早早立事,爷爷奶奶有什么事情都去找大伯商量,大伯很吃香。

叔叔比父亲小三岁,能说会道,爷爷奶奶最疼他,于是,叔叔和婶子结婚五年依然没有分家。

父亲,为人老实,不爱说话,更不会说好听的话,他只知道听话,爷爷奶奶让干啥,他就干啥,不争不抢,但爷爷奶奶最不待见他。

父母结婚不久,爷爷就跟他们分了家。

母亲生我时,赶上大娘生堂姐,奶奶忙着伺候大娘坐月子,对母亲不闻不问,外婆去世的早,所以母亲只能靠自己。

我出生时,还正赶上收秋,父亲忙着地里的活,也顾不上母亲,母亲一边带我,一边忙着给父亲做饭,甚至还担心地里的庄稼,总是趁我睡觉,还跑到地里干会农活。

父亲吵她,不让她往地里跑,母亲性格懦弱,多愁善感,她在心里难过。

再加上奶奶不管我们,看见她洗尿布,当成没看见,她就生闷气,哭,最终落下了病根。

后来,母亲时常头晕,腰疼,恶寒,总之一身的毛病。

母亲整日病殃殃的,说话都有气无力,顾自己都难,而父亲时常带着母亲出去看病,他们都没有更多的精力管我,我就是吃饱穿暖,在放养中一天天长大。

母亲终究没有熬过那个冬天,母亲去世那天,下很大的雪,父亲让我跪下给母亲磕头,我跪在冰凉的雪地里,寒冷透过棉裤,刺透我的骨头,生疼生疼,很多年后,一想到那个冬天,我还忍不住打冷颤。

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相依为命,母亲生病那些年,家里欠了不少债,母亲走后,父亲想去镇上的砖厂干活挣钱还债,那天,他领着我来到奶奶家,跟爷爷奶奶说,爹,娘,我想去镇上的砖厂干活,带着孩子遭罪,你们在家帮忙带带,中午给孩子一口饭吃,我给拿粮食。

奶奶头都没抬说:你又不是没看见,老三两个孩子,一个两岁,一个刚满月,我已经够头疼了,带不了。

父亲没说话,红着眼圈领着我走了。

从那天起,我便跟着父亲一起去砖厂,父亲干活,怕我乱跑,就用绳子把我拴在他身上,他一车一车的拉砖,我一趟一趟的跟着跑,累了,困了,父亲就在旁边地上铺个垫子,让我睡觉,饿了,就吃父亲带去的干粮。

父亲带着我,就这样过了两年,我们的日子过得清苦清苦。两年下来,我晒得黢黑,干瘦干瘦的,身上也整天脏兮兮的,村里的人看见,都在背后说,这没妈的孩子真可怜。

我六岁,继母背着一袋子衣服来到我家,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比我高一头的男孩。

父亲拉着男孩说,志刚,这是大海,比你大三岁,以后你要喊哥。

继母个子不高,微胖,皮肤黑,一看就很强壮。

继母是砖厂的工友给父亲介绍的,介绍人说,继母是个很能干的女人,心眼好,就是人有些泼辣,丈夫去世四五年了,她领着一个儿子在娘家住,嫂子不待见,整天生气,问父亲敢不敢娶回家。

父亲说,只要会过日子,心眼不坏,那咋不敢。

其实,工友把继母介绍给父亲,是看上父亲老实又能干。

那天,我第一次见继母,她看见我,扯着嗓门的说,你爹咋养的你?多好的孩子瘦的跟猴一样,看这一身脏的,还能看见人皮不?

她那高吭的声音吓我一跳,我躲在父亲的身后,她上前一把拉住我说:“咋?跟个小姑娘似的,以后我就是你娘,你有啥怕的。”

说着,她把我从父亲身后拉了出来,指着我跟大海说:“大海,看你壮的像头牛,弟弟瘦叽叽的,以后你是哥,要照顾弟弟。”

继兄拉住我的手,笑嘻嘻的说:“这个弟弟有意思,我喜欢,你放心吧娘,以后,有好吃的我都留给他。”

那天,继母烧了一大锅的水,把我从里到外的刷洗了一遍。

洗完澡,我穿好衣服,继母说:“有个人样了,就是再胖点就好看了。”

如果说有妈的孩子是块宝,那么继母来之后,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有妈真好,原来生活还可以如此幸福。

我们家三间房,父亲和继母住东间,我和哥哥住西间。

每天早上五点多,继母就起床了,她给父亲做早饭,父亲吃过早饭,骑上自行车去镇上的砖厂干活。

自从继母来后,我再也没有去过砖厂,每天,我都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

继兄来的那年上小学三年级,继母对他的学习要求很严格。

父亲走后,继母开始干活,打扫院子里的卫生,哥哥听到院子里扫地的声音,跟着就起床了,他一早就起来背书,不一会,朗朗的读书声便从窗外传来。

自从继母进门后,便和父亲在正屋的西头又盖了一间趴房,继母在里面养鸡,养鸭,养羊。

每天哥哥放学,书包不放下,就领着我出去放羊,把羊赶到河坡下吃草后,我们两个肩并肩的坐在河半坡,傍晚的阳光温和的照在身上,哥哥从书包里拿出课本,念给我听,他复习,也教我,等他读完书,便会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多年过去,那段幸福的童年的时光还时常出现的我的脑海里,夕阳西下,两个少年,几只羊,朗朗的读书声伴着无忧无虑的笑声。

那天,继母让我去后院的奶奶家借筛子,我去的时候,奶奶正在厨房做饭,老远就闻到香味,进去一看,奶奶炒的鸡蛋。

看到鸡蛋,我馋的嘴流口水,趁奶奶去堂屋拿筛子,我偷偷捏一块鸡蛋放到嘴里,结果碰巧被奶奶看见,奶奶踮着我的耳朵往我家拎,一边走一边骂,声音很大,我一路哭着到家。

继母看见我被奶奶拎着回来,忙问原因,当得知是因为一口鸡蛋,继母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心疼的掉眼泪。

那是第一次有人这么护住我,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开春,继母养的鸡开始下蛋了,从那以后,继母每天给我炒鸡蛋吃,那时,天天能吃上鸡蛋的不多,家家都把鸡蛋攒起来,等村里来收鸡蛋的,拿出去卖掉,卖的钱买盐吃。

我们家虽然穷,但继母从来没有卖过鸡蛋,家里养了八只母鸡,平均一天能下四到五个鸡蛋,她每天炒上一盘,哥哥和继母都不舍得吃,都扒拉到我的碗里。

家里除了我吃鸡蛋,父亲也能吃上鸡蛋,父亲出去干活,每天带饭,继母就偷偷的煮两个鸡蛋放到父亲的包里。

继母说,父亲干活出力,需要补充营养。

只是,父亲很少舍得吃,两个鸡蛋,他带一天,晚上又带回来分给我和哥哥吃。

那天,奶奶来家里借锄头,一眼看见继母给我炒的一大盘鸡蛋,撇着嘴说:日子还没见好呢?就吃上鸡蛋了,不会过日子。

继母听后说:妈,俺家穷是穷,但也不能穷孩子,看这孩子嘎嘎瘦,再不吃点好的,风都刮走了,孩子没娘,奶奶不疼,爷爷也不爱,我再不疼,孩子咋活?

奶奶眼一斜,不满继母说的,开始唠叨,说到最后,竟然扯到父亲不孝顺,家里有鸡蛋都不舍得拿去孝敬爹娘几个。

继母说:妈,你儿子不当家,鸡是我养的,鸡蛋是我炒的,孩子也是俺家的,我们想咋吃就咋吃。

奶奶气的一愣一愣的,灰溜溜的走了。

那天继母跟我说:老二,你记住了,我们要孝敬老人,但也不能让人骑在头上欺负,人穷志气不能短。

那是我第一次见继母说话这么厉害,也明白了别人口中她的泼辣,其实,她不是泼辣,而是懂得自卫,讲道理。

哥哥上四年级那年,我也终于上学了。

哥哥学习很好,自从我上学后,继母就跟他说,你要带好弟弟,我和你爸没文化,你们两个要好好学习。

其实,至今,我一直都不明白,继母并没有文化,为何却如此看着我们学习。

哥哥脑子很聪明,他学习一直很好,求学之路非常顺利,一路上了高中,大学,而我上学却是一波三折。

我脑子不聪明,并且不愿吃苦,喜欢玩,初二那年,我成绩很差,在班里跟不上,我就闹着不去上学了,父亲说,反正学习也不好,不想上就不上了,家里有地,也饿不着。

继母说,不行,你要是敢现在不上学,看我咋收拾你。

继母一发火,我就怂了,最后乖乖的回了学校。

从那以后,继母三天两天往学校跑,带点家里的花生,红薯,找我的班主任,找任课老师,让老师多管管我的学习。

中学在镇上,离家十六里地,父亲说,你天天这么折腾,也不嫌麻烦,他不想上就不上,你费这些劲干啥?

继母说,老大上了高中,老二也必须得上。

父亲说,我看他就不是读书的料,老大往家里拿多少奖状,他拿过一张没有?

继母说,不管你咋说,我必须让他上高中。

哥哥在县城上重点高中,学习特别好,一旦放假,继母不让我下地干活,也不让哥哥去干活,就让他在家给我补习功课。

最终,我在哥哥的帮助和继母的坚持下考上了高中。

上高中后,我已经知道努力学习,但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一般,第一年高考,我就落榜了。

那时候,父亲腰一直不好,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哥哥上大学需用钱,我上高中的开销也不小,家里的经济一直都很紧张。

父亲说,既然没有考上,就不上了,回来帮我们种地吧。

继母又站出来说,不行,得让老二复读,继续考,老大上了大学,老二也要上。

父亲说,从小他学习就不好,你硬把他推到高中,那时候有老大帮他,现在呢?再说了复读一年也不少钱,也不一定能考上。

父亲说啥不同意我再复读。

继母说,我砸锅卖铁也要让他去上。

说完,继母就问我:老二,你想不想复读?

听父亲说了半天,我心里也很忐忑,我看了一眼父亲说:“我不想了,复读也不一定考上。”

继母一听恼了,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就这点出息,你爹说你考不上,你就说考不上,自己没一点志气,这么多年书白读了,活该被人瞧不起。”

骂完继母站起来走了,留下我和父亲面面相觑,之后两天,继母都没跟我说一句话,我喊她,她也不理我,也不理父亲。

那是继母第二次因为上学对我发火,也是第一次不搭理我。

又隔了两天,哥哥突然回来了。

哥哥放暑假很少回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总是趁暑假在外面打工,挣学费。

一进家哥哥就说:妈给我打电话,说你不想去复读,你要是不去,妈以后都不会理你,她这次是真生气了。

最后哥哥一直劝我,鼓励我,整个暑假留在家里帮我辅导功课。

在继母坚持下,哥哥的鼓励下,开学我去复读了。

复读的那一年,继母又没少费心,每次我回家都鼓励我,让我对自己有信心。并且自从我复读后,父亲一次都没有说过我考不上的话,后来,我才知道,是继母在背地里骂了他,说他不应该打击自己孩子。

后来,我考上师范学校,继母高兴的说,我就知道俺老二行。

我上大学时,哥哥已经开始读研究生,我上学的钱很多都是哥哥给的。

哥哥研究生毕业后去了南方的大城市发展,我毕业后回到我们县城,在一所高中当老师,我当时就想着,哥哥工作的地方离家远,我离家近一些,可以经常回去看望父母。

我工作的第三年,大哥出钱翻新了老家的房子,我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父亲和继母在老家也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一切都越来越好。

后来,我们都结婚了,嫂子是大城市的姑娘,独生子女,家里条件特别好,哥哥在大城市发展的好,工资高,他隔三岔五的给父母打钱。

我和爱人是同事,我们收入没有哥哥嫂子高,给不了父母大把的钱,但我们三天两天的往老家跑,每次回去,我们也是大包小包的买,买吃的,买用的。

一个儿子给钱,一个儿子在跟前尽孝,村里人看见都羡慕,说父母培养了两个好儿子,而父亲则常常说,都是继母有远见。

后来,我们在城市里都买了房子,还开上了小汽车,我时常接父亲和继母到城里小住,但他们住不了两天就要往家跑,哥哥家他们更是不去,继母说,我在村里生活习惯了,一到城里就憋得慌。

六年前,继母生了一场大病,好了以后,腿脚就不太灵便了,做饭、洗衣服都困难,家里的地,父亲留下半亩种些蔬菜瓜果,其他的都承包出去了,父亲开始专职照顾继母,每天他们一起去菜地里转转,父亲摆弄地里的菜,继母就坐在地头跟他唠嗑,一日三餐父亲做好,端到继母跟前。

继母说,我厉害了几十年,临老让你伺候我了,享你福了。

父亲笑眯眯的说,我就愿意伺候你。

看到父亲和继母生活如此和谐幸福,他们相依相伴,我们都很安心。

三年前,父亲因病去世,临终的时候,父亲拉住我的手说,你妈这辈子跟着我不容易,对你付出最多,你要好好孝敬她。

我一一承诺。

父亲去世,继母最伤心,她整天以泪洗面,看见父亲用过的东西就哭,我和哥哥一直陪在她身边,不停的安慰她。

父亲的头七过后,哥哥准备返程了,临走时,他突然跟我说:“志刚,这几天我跟娘商量了一下,这次我走,带娘一起走,让娘跟着我去养老。”

我一听愣住了,赶紧堵住门说:“哥,你走可以,娘必须留下。”

哥哥说:“如今娘一个人在家生活不行,做饭、洗衣服都费劲,跟着我,方便一些。”

我说:“你和嫂子工作都忙,尤其是你,国内国外的到处飞,哪有时间照顾娘?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俩都是老师,有周末,有寒暑假,娘跟着我最合适。”

哥哥说:“你有两个孩子,小的八九岁,正是让人管的时候,哪有精力再管娘呀。”

哥说完,我哽咽地说:“哥,这些年,父母生病大小钱都是你出,你总是说,我工资低,好,我认,钱让你出,如今,你又说我没有精力管娘,你那么忙都行,我怎么就不行呢?你就让娘留下,让我尽一份孝心吧。”

哥听完也哽咽了。

他说,这样吧,咱看娘的意思。

没等继母说话。

我抢先说,妈,你必须跟着我,没有你在我身边,我心里不踏实。再说了,大城市你也住不惯,你说是不?

继母说:只要你不嫌弃娘,娘愿意跟着你。

我开心的笑了。

我怎么会嫌弃娘呢?她是我最亲爱的母亲呀。

最后,哥哥不情愿的把继母留下走了。

如今,三年过去了,继母跟着我们生活的很好,我们上班的时候,继母跟着我们在县城住,周末,继母喜欢回乡下,我们就陪着她一起回乡下,每次回去,继母喜欢带上一些吃的,一到村头,她就下车了,她喜欢从村头慢慢走到村尾,把东西分给街坊四邻,走一路说一路笑一路,被人羡慕一路,她那爽朗的笑声在村子上空荡漾,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寒暑假,我们会带继母去哥哥家住上几天,但她总住不长,她说,大城市车多人多,闹腾,不如我们小地方。

哥哥说,妈,你现在眼里只要你二儿子,都不要你大儿子了,继母笑了。

我们也跟着笑了。

做人要有感恩的心,这么多年,哥哥顾家,对我处处谦让,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兄弟情,我永远的尊敬他,继母,给了我童年的幸福,无私的母爱,人生的托举,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会永远的孝敬她。

希望母亲长命百岁!

共 2 条评论
苏酥饼干 56分钟前
0 
0 
拖出去处死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