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有个男子因家境贫寒,娶了个满脸麻子又跛脚的妻子,此后竟然发了家

3 梦入江南烟雨醉红尘 7小时前 41次点击

从前,在汉州城里,住着一位名叫陈永诚的年轻车夫。他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家中只有他和母亲周氏相依为命。

周氏因早年操劳过度,又承受丧夫之痛,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行动极为不便。

陈永诚为人极为孝顺,每天靠着推车拉活挣钱,辛苦赚来的钱都用来奉养母亲。他精心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凡是照顾长辈的礼节,都一丝不苟地践行。

为了让母亲吃得好一些,他甚至常常割肉给母亲吃,而自己则只喝稀粥充饥。周氏看着儿子整日奔波劳累,心里满是心疼,便想着为他娶个媳妇,好分担些家务,也能给儿子做个伴。

可无奈家中贫困,谁家姑娘愿意嫁过来吃苦呢?托人说了半年的媒,也没有一点着落,周氏为此愁眉不展。

一天,隔壁的王婶前来串门,看到周氏满面愁容,询问之下才知道是为儿子娶亲的事犯愁。

王婶说:“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家?看重姑娘的才学还是相貌?”周氏叹气道:“咱们这穷日子,哪还敢讲究这些,只要姑娘脾气好,哪怕长得不好看也没关系。”

王婶一拍大腿:“要说脾气好又孝顺的,城外李家有个闺女叫秀兰,虽然小时候出痘落下了满脸麻子,腿脚也有些跛,但为人特别孝顺,你觉得咋样?”

周氏一听“孝顺”二字,立刻来了精神,忙请王婶帮忙做媒。李家父母知道陈永诚是个孝子,将来定有出息,便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秀兰嫁入陈家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就像侍奉神明一样;对丈夫也是温柔体贴,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一家三口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过得和和美美。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周氏突然得了重病,尽管秀兰和陈永诚四处求医问药,想尽办法,病情却越来越重,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为了安葬母亲,陈永诚借了四串高利贷。

祸不单行,没过多久,陈永诚因长期在风雨中奔波,受了湿气,得了面黄水肿的病,再也无法拉车干活。

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了秀兰肩上,她白天做针线活,晚上纺棉花,拼命赚钱维持生计。

债主见陈永诚卧病在床,没有了收入来源,便天天上门催债,言语难听,甚至逼他卖掉秀兰来抵债。陈永诚心疼妻子,想到她已有四个月身孕,更是不愿让祖宗断了香火。可眼前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他只好忍痛劝秀兰改嫁,希望能给她一条活路。

秀兰却坚决不肯,她宁死也不愿失节。陈永诚无奈之下,四处托人说亲,可因为秀兰相貌不佳,根本没人愿意娶她。

有一次,陈永诚去邻村送信,遇到好友刘车夫,刘车夫愿意出六串钱娶秀兰。写婚书时,陈永诚想到夫妻二人的恩爱过往,忍不住泪流满面,便想为怀孕的妻子多要两串钱。没想到这一举动惹恼了刘车夫,婚事就此告吹。

就在两人争吵不休时,一位坐着轿子的老者路过。陈永诚正满心委屈无处诉说,见老者衣着不凡,便上前哭诉自己的遭遇。

老者听后,十分同情他的孝心,拿出一锭五两五钱的银子,让他拿去还债治病。陈永诚夫妇感激不尽,用银子还了债,剩下的钱用来抓药看病。

可不知为何,陈永诚的病情却越来越重,最终在腊月二十九那天,离开了人世。秀兰悲痛欲绝,几次哭晕过去,她本想随丈夫而去,可腹中的孩子让她选择了坚强。邻居们可怜她的遭遇,纷纷伸出援手,帮忙凑钱安葬了陈永诚。

在安葬丈夫的途中,秀兰突然腹痛难忍,原来是要临盆了。她强撑着走到路边的芦林中,生下一个男孩,给孩子取名叫“路生”。幸好遇到曾帮助过陈永诚的赵员外,赵员外不仅送来了衣物,还派人照顾秀兰坐月子。

路生在母亲的拉扯下渐渐长大,他继承了父亲的勤劳和孝顺,每天早早出门推车拉活,赚了钱就给母亲买肉吃。为了逗母亲开心,他回家后还会把外面听到的新鲜事添油加醋地讲给母亲听。

秀兰看着儿子如此孝顺,心里既欣慰又着急,她想早点给儿子娶个媳妇,好延续陈家香火。可路生因为家境贫寒,多次提亲都被拒绝。为了不让母亲伤心,路生只好撒谎说已经和东家的女儿定了亲。

眼看到了约定的婚期,母亲天天追问,路生急得团团转。一天,他在土地庙前休息,想到婚事毫无着落,不禁对着土地爷祷告起来。

没想到没过几天,一个衣衫褴褛的乞女出现在他家的冬瓜架下。秀兰见她可怜,又觉得她说话做事很机灵,便收留了她。乞女自称叫“冬瓜”,说自己就是路生定下的媳妇,因为父母反悔,逼她嫁给别人,所以逃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秀兰惊讶地发现,原本蓬头垢面的乞女竟变成了一位容貌秀丽的姑娘。她喜出望外,连忙让路生去买香蜡,准备拜堂成亲。

婚后,冬瓜不仅把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还从冬瓜架下取出一百两银子,帮助路生做起了生意。

几年后,路生用四百两银子买下一处经常闹鬼的宅院。入住后,他发现地下埋着十六窖银子,一下子成了富有的人。从此,路生广做善事,开店铺、买田地,日子越过越红火。

后来,曾帮助过他们的赵员外的儿子被叔父陷害入狱,路生为了报恩,想尽办法为其翻案,最终救出了赵公子。秀兰想起当年赠银的那位老者,便让路生去寻找报恩。

路生几经周折,终于在邻县找到了老者。此时,冬瓜见到老者却神色慌张,原来她本名叫玉婷,出身贫苦,被卖到张府做婢女。为了逃避张老爷的非分之想,她扮成乞丐逃了出来,后来遇到路生,被他的孝心打动,才结为夫妻。老者曾与张府有交情,了解情况后,对玉婷的勇气和智慧称赞不已。

在玉婷的帮助下,路生的家业越来越兴旺,还得到了官府的赏识。秀兰五十大寿时,路生想大办宴席,秀兰却让他拿出一万两银子用于放生和救济穷人。

多年后,秀兰去世,路生处理完后事,便和当年赠银的老者一同前往青城山访道,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