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分享我做奶茶的一点小经验

12 银河比邻星 6小时前 78次点击

如题。最近时不时看到关于奶茶的帖子,今天咱也来随便说两句。也不算啥经验帖吧,顶多算经验和灌水帖的融合体,就像奶茶这茶水和各种奶或者奶精的融合体一样,HHH。以下仅个人经验,仅供参考。OK,废话结束,正文开始。
先说茶底。个人还是更偏爱传统的用红茶做茶底的方法。虽然绿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做茶底我也可以接受,但还是感觉红茶做出来的味道比较正。至于用普洱茶做茶底的,我只能说:This is not my cup of tea了。
不过无论用哪一种,有一个原则是确定的,就是必须比平时光喝茶的时候泡得更浓。毕竟后面还要加奶加糖加各种东西的,要是像平时那样去泡,这本就不高的浓度可经不起后面的一番折腾,最终只能被其他风味完全掩盖掉。那这加茶不加茶的,貌似也没有太大区别了。
我个人习惯比平时泡茶延长一倍左右的时间,茶叶和水的量就跟平时差不多了。例如平时某款茶我习惯5克茶叶加200毫升水泡1分钟的,做奶茶的时候就以同样的水量和茶叶量,把时间延长到2分钟。这只是举个例子,实际操作中通常也不会那么精确。不过平时那个量基本也习惯了,所以大致感知一下还是OK的,时间可以用手机或者智能音箱帮忙计时。当然,水量和时间保持不变,多放些茶叶也可以,只要你不觉得那样有点浪费就行。
由于每个人对茶的浓度要求都不太一样,就无需太执着于具体的量了。这里推荐一个方法:等到泡好之后稍微尝一丁点儿,最终的茶底一定是让你感觉偏苦的,甚至刚开始没把控好,苦到你想立马把它吐出来也没有太大关系,后面加奶加糖的量咱还可以调整。如果你喝着觉得刚刚好,或者偏淡的,那浓度对于你来说肯定不够。除非,除非你临时决定不做奶茶了,直接喝了完事儿,HH。
总之,如果刚开始对于浓度掌握不够熟练的话,宁愿稍微浓一些,这样后面也比较好补救。太淡的就只能混入一些超浓的茶水,或者倒回茶壶里继续泡。不过前者容易因再次把控不好而导致茶底越整越多。至于后者,经过前面一番折腾后,茶水的温度可能已经不够了,想泡还得重新加热。无论如何都不如太浓了后面直接多加点奶和糖来得方便。
另外,在茶叶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绿茶和茉莉花茶类的所需时间通常都比红茶或乌龙茶要短,也就是说它们能更快地泡出味道来。所以,绿茶或茉莉花茶就不必泡太久了。例如,同样的比例红茶要泡2分钟,那绿茶和茉莉花茶1分钟多点就行。不过上面推荐的方法还是适用的,茶和水的量以及冲泡时间都只能作为参考,最终以自己尝过为准。
选茶方面,用普通的就行。上点档次的茶都是更适合清饮的,做奶茶可以说就是纯纯的浪费。不仅容易被其他材料掩盖掉其本身丰富的香气,而且它们通常没有便宜的茶那么苦。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往往还得放更多,那就更浪费了。如果经常自己做奶茶,保证在不长的时间内能消化完一大堆的,那种某多上9.9能批发一斤的茶碎,应该就挺适合。
OK,再来说说奶的方面。个人比较喜欢用水牛奶。以前试过用普通纯牛奶、冷冻的鲜牛奶、炼乳以及奶粉。但自从用过水牛奶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个人感觉做出来比普通纯牛奶更香更好喝,并且加的量比普通纯牛奶更少,操作起来更好把控。一盒200毫升的水牛奶,我可以勉强做3杯,一杯大概是200毫升左右的茶底。也就是200毫升的茶底用70毫升左右的奶。如果是普通的纯牛奶,对于我来说就得100毫升多点,做出来还没有用水牛奶的效果好,总感觉奶味偏淡。哦,或许人家本来也没有那么不堪的,只是我习惯了用水牛奶之后,就真的回不去了吧。
以前还试过直接一杯里面加两三勺炼乳的,感觉也比普通纯牛奶的效果好。对于我来说唯一的槽点就是当奶香味恰到好处的时候糖分有点重,个人并不喜欢太甜。可能无糖炼乳会好些,也就是所谓的淡奶。这样只要把奶味把控好,后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另外加糖。不过对我来说,用水牛奶做会更简单点,原本牛奶当中自带的甜味已经足够,所以我还不用另外加糖了,更省事。好吧,我承认是我懒,hhh。
所以,个人偏主观的推荐顺序:首选水牛奶或者淡奶,炼乳也还可以。都没有的话就只能用普通纯牛奶或者鲜奶了。区别就是鲜奶必须先煮过,盒装牛奶就可煮可不煮了,比较适合我等懒人。并且都是普通牛奶的情况下,个人感觉用鲜奶其实也没有明显比盒装纯牛奶好多少,所以就不费那个劲了。何况如果是盒装牛奶,我更倾向于做奶茶或者加到黑咖啡里面。而如果是大瓶或者大盒的鲜牛奶,我是更喜欢直接双皮奶走起的。
不管是水牛奶、淡奶还是炼乳,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普通牛奶更浓。炼乳自不必说,直接在普通牛奶的基础上浓缩再加糖,淡奶就是炼乳的无糖版本。而水牛奶的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都比普通牛奶更高,奶味也就比普通牛奶更浓。它们相比普通牛奶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在加奶的这个过程额外加入太多水。这样可以使得奶味足够的情况下原本的茶味不会被过分稀释,而导致成品的味道过于寡淡。
OK,以上就是我做奶茶的一点小经验。其实重点还是放在了材料选择和一些额外注意的点上,对于用量和比例上并没有过多侧重。毕竟那些跟个人主观上的口味关系还挺大的。所以,我还是很庆幸经验分享没有被我最终写成菜谱的样子,hh。希望能给想要尝试的各位一点小小的帮助吧,同时也欢迎各位一起讨论。

共 4 条评论
云中笑 6小时前
0 
好好好,感谢楼主的分享,必须精华好吧。
0 

神人

eskimo 6小时前
0 
给楼主顶一下,学到了。
银河比邻星 [楼主] 4小时前
0 

有那么一点点被震惊到哈。你们这是非逼着我换赛道的节奏吗?hh,玩笑归玩笑。还是感谢各位的支持啦!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