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元九:点燃中国航天的烽火 迎着无上荣光,在科学宇宙中踏路拓荒

3 翩若惊鸿 2年前 126次点击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

无论是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天宫升腾,还是天问探火,对于星辰大海的探索,科学家们步履不停。

如今,中国的航天成就举世瞩目,在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个探路者的奔赴、求索,其中一位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

2021年6月29日,陆元九以101岁的高龄,成为“七一勋章”最年长的获得者。从无数闪光灯照亮陆元九的那一刻起,属于他一个世纪以来的无数荣誉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百岁人生,青山不改。这位白发老人背后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跟我们一同走近“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院士吧~

陆 元 九 其 人

“我们这一代人

在炮火中求学,在荆棘里拓荒

,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希望新一代的央企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

——陆元九

1920年,陆元九出生在安徽省滁县的一个教员家庭。

地处江淮之间的安徽滁县,风光秀丽,自古文化发达。陆元九的父亲当时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员,作为少有的知识分子,他十分注重子女教育,常用“二月杏花八月桂,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教育陆元九要珍惜时间,刻苦读书。

家庭的书香氛围给予了陆元九良好的熏陶。1937年11月,陆元九被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专业录取,成为中国本土第一批航空技术大学生。

当时的旧中国,风雨如磐。从此,他在抗日战争的炮火连天中辗转奔波,发奋苦读。1945年,二战尚未完全结束,25岁的陆元九成为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抱着科学救国梦,远渡重洋,进入到麻省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深造。

1956年,陆元九回国后,便投身于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工作中。在工作上,他作风严谨不苟,常常反复叮嘱大家:“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如果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熟悉陆元九的人都评价他“个性倔,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

凭借着这股倔劲,凭借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在经年累月的探索实践中,著成《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一书,推动我国技术的发展。

由此,装备上惯性导航系统的运载火箭、载人飞船、人造卫星的发射与运作,将不再受地方限制、不依赖任何环境、不受任何干扰。

1985年,陆元九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6月29日,陆元九在人民大会堂被颁授“七一勋章”。

终其一生的奉献,令陆元九荣誉加身,作为中国航天自动化科技开创者之一,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求 索 报 国 曲 折 多 艰

1937年,适逢抗日战争时期,烽火连天,求学路途多艰。陆元九刚刚报考大学,就传出了北平发生“七七事变”的消息,不久后,日军又发动了“八一三”事变,企图将战火扩散至华东,直逼当时的首都南京。而在这时,已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大学向陆元九发来了开学通知书。

电影《无问西东》中曾讲述西南联大的动荡故事:师生们为躲避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在山沟里因陋就简,坚持上课。

这样的情景同样也是陆元九的真实写照。炮火中,他和同学们只能在山顶上搭建的简陋平房里上课,有时为了躲避空袭,不得不四处辗转,跑到防空洞中学习。

即便在如此困难而危险的情况下,陆元九依然发奋苦读,丝毫不减学习热情。作为中国本土第一批航空技术大学生,陆元九不仅修习了航空工程的专业知识,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相关课程。

与陆元九胸怀的理想相比,研习期间或多或少的磨难,都只是人生路上的小插曲。就如罗家伦当年所说:“敌人可以炸毁的是我们的物质,炸不毁的是我们的意志。”

毕业后不久,陆元九在工作之余,不忘认真学习、夯实自己,最终考取了公费留学的名额,成功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

抱着“既然来留学,一定要学新东西”的态度,陆元九另辟蹊径,毅然选择了陌生的仪器学专业,师从德雷伯教授。在这位有着“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之称的导师手下,研究当时前沿尖端的“惯性导航”。

仪器学专业,难度大且课业繁重,不少外国学生都对此望而却步。踏实勤奋的陆元九却迎难而上,在两年时间里,始终保持专业第一,也成为德雷伯教授唯一的博士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从大洋彼岸的东方传来。自豪,振奋,眷恋,对于祖国故土的强烈情感,令他燃起回国的念头。

为了尽快摆脱因工作涉密而产生的对回国的诸多限制,陆元九从航空工程系转到土木系,后又离开土木系到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投身民用科技研究。

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让美方加强了对留学生的控制,陆元九被强制留境,不予回国。在此期间,美国当局还多次施压,向陆元九提出加入美籍的要求,对此,他置之不理。

转机出现在1955年,经日内瓦大师会谈的促成,中美达成协议:中方将释放美国战俘,以此为条件,美国将取消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法令。在这一契机下,钱学森得以于当年10月成功回国。

但由于彼时中美没有建交,陆元九仍然无法直接回国。1956年,在印度大使馆的帮助下,他与家人终于登上了回国的轮船。

越过漫漫太平洋,一行人从日本绕道南洋菲律宾,而后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坐小船直抵香港九龙。下了小船,他们又被港英当局警察押解穿行到罗湖桥。

多年后,谈起那时从罗湖桥走入内地的经历,陆元九说:“就这一段简简单单几分钟,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当踏上故土,他望着一边的英属香港,以及另一边的中国深圳。意识到九龙关口上的那道门联通着两个世界,他心里百感交集:“我那时候就知道什么叫回国,什么叫祖国。”

万里归来,矢志报国,与无数跃跃欲试的知识分子一样,陆元九为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真才实学。“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国家和民族。”陆元九坚定地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百年前鲁迅先生的话依然掷地有声。

  当世人都对舒适安逸的生活趋之若鹜,对烽火连天的日子避之不及时,陆元九做出了相反的选择。“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冒着炮火的狂轰滥炸,他在简陋的平房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怀揣坚定的科学理想,他远渡重洋孜孜求学;拳拳报国赤子心,他学成归来,用深厚的知识填补了航天事业的空白。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古往今来,江山代有肩负重任、矢志报国之人,而中华文明的韧性,正是在每一位爱国志士的砥砺前行下得以实现。

精 益 求 精 筑 梦 航 天

习近平总书记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陆元九回国后,便开始参与筹建工业应用自动化研究所。当时的新中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对惯性导航研制工作十分陌生,近乎“白手起家”,研究设计没有任何原始数据,通常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1958年,为响应毛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陆元九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

此后,无论是在“581任务”中负责研制探空火箭的控制系统,还是在“651任务”中为人造卫星工程贡献知识能力,陆元九都倾尽心血,把控质量,在他看来:“对上天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在陆元九的主持下,我国惯性技术的误差极度缩小,而精确度大幅提升。“以陀螺为例,20世纪50年代,每小时漂移十几度,90年代末已减到每小时仅漂移0.01度,甚至更小。”几千倍的差距,离不开他对技术的精益求精。

这期间困难重重,但凭借陆元九所提倡的载人航天精神中的“四个特别”,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些困难被一一攻克。

2000年以后,已是耄耋之年的陆元九仍然奋斗在航天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航天青年才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科技创新是其中关键的变量之一。作为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陆元九见证了中国航天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不止点燃了中国航天的烽火,更镌刻了青年人接续奋斗的坐标。

  工匠精神改变着世界,是国家活力的重要源泉。无论是默默奉献的坚守,抑或精益求精的追求,都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

  耐得住漫漫岁月的磨炼,经得起重重困难的考验。陆元九把一生献给中国航天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惯性技术,带领无数科研工作者突破坎坷封锁,让“两弹一星”的接连捷报托起民族新兴的希望。科学是充满魅力的风景,而热忱专注、淡泊名利,便是他作为科学工匠的人格展现。

  时代发展浩浩汤汤,而科技创新永不褪色。唯有将“工匠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在荆棘丛生中砥砺前行,方能打磨出专属于我们的时代杰作。

跨越半个世纪,航天精神依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而陆元九的愿望很简单:为中国航天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在这百年岁月中,他始终一片丹心赤诚报国,精益求精奉献航天。

共 2 条评论
远洋 2年前
0 

中国人必将走向茫茫宇宙

翩若惊鸿 [楼主] 2年前
0 

还有很长的路啊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