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九铭 2周前 225次点击
听孙岩老师“独一无二的我”课有感
今天听了孙岩老师讲的“独一无二的我”,单是这个题目就戳中了我,老师的讲述更是带着温度,让人听着心里沉甸甸又暖洋洋的。
首先老师聊到“什么是独一无二的我”,这话让我特别有共鸣。就像老师说的,幼儿时期我们连话都说不利索,四五岁慢慢学会走路、蹦出简单的词语,可那时候哪有“自我”可言?不过是跟在父母身后的小影子,他们说“宝宝过来”,我们就跑过去;他们说“别碰这个”,我们就乖乖缩回手,满脑子只有“我是爸妈的宝宝”这个念头。直到青春期,像突然被按下了“觉醒键”似的,才真正有了“自我”的意识——开始想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和谁交朋友,甚至会对着父母的安排说“我不想这样”,那股想掌控自己人生的劲儿,再也藏不住了。
这里我必须说句个人认为的话,孙老师把咱们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现状点得特别透:很多时候都是“上压下”的模式。父母总习惯站在“长辈”的位置上,把“我是父母,你就得听我的”挂在嘴边,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规矩。更让我有感触的是,孩子对父母的情感,往往不只是“尊重”,更多的是“敬畏”——这两个词差别太大了。尊重是打心底里认可对方的好,是心甘情愿地佩服、体谅;可敬畏不一样,带着点迫不得已的顺从,像是怕惹父母生气、怕被指责,才不得不按他们的要求做,这种感觉藏在很多家庭的相处里,我个人觉得,这真是咱们中国教育里挺明显的一块不足。
特别难得的是,孙老师能抛开“大人视角”,真正站在孩子这边替他们发声、为他们辩护,这份开明在现在的教育语境里太少见了。不过个人愚见,如果这节课能多带带父母的视角,让父母也能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不是坏事,那这节课就更圆满了。
说到孩子的“自我”,我想拿自己的经历举个例子——我今年才18岁,可我自己清楚,做事时的那股“盘算劲儿”,倒像古代军营里捧着地图推演战局的谋臣。现在不管做什么小事,我都不会贸然行动,反而会像谋臣分析战事般,把每一件事都当成一场需要周密布局的“战役”:在心里反复盘算,这么做的“后手”是什么?“战局”会往哪个方向走?最终的“结局”是否能朝着预期发展?甚至会琢磨这件事若这么办,后续的发展脉络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牵出其他“变数”。完全没了这个年纪该有的冲动和莽撞,有时候看着别人敢闯敢试、不管不顾,我真的特别怀念以前那个“凭着心意就往前冲”的自己。
其实我以前不是这样的,小时候是出了名的“听话宝宝”。那时候家里不懂怎么教育,用“鸡飞狗跳”形容一点不夸张——饭桌上爸妈常为琐事争吵,对我的要求要么是“必须听我的”,要么是“别瞎琢磨”,我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他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爱上了读史书,看着书里的谋臣敢为战局建言、敢坚持自己的布局,看着英雄人物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慢慢也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敢对父母说“我想试试另一种方法”“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可这一改变,换来的却是家里人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一句是“大洋(我的小名)不听话了”,另一句是“大洋没原先听话了”,总念叨“以前说啥听啥,现在连话都不听使唤了”。一开始我特别反感,觉得他们根本不懂我;直到后来慢慢成熟,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才明白他们不是恶意,只是习惯了我“听话”的样子,突然面对我的“不一样”,一时接受不了。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慢慢想通了一个道理:孩子有反叛心理,甚至敢对父母说“不”,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是好事。这说明他有自己的脑子,能独立思考,不是只会跟着别人走的“应声虫”。要是孩子一辈子都听话,任人摆布,那跟提线木偶有啥区别?木偶没有灵魂,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啊!能有自己的见解、敢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证明他真正“长大了”,也证明这个家庭的教育没有把孩子教成“没有自我的影子”——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
我觉得要是把这一点再融入课程里,这节课就堪称完美了。现在很多家长总抱怨“孩子难管”“孩子不听话”,其实他们根本没意识到,“不听话”的背后,是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些家长真该好好听听孙老师的课,看看自己是不是在用“上压下”的方式,把孩子的自我意识一点点压下去。
另外,这节课最让我温暖的地方,是在现在这个快得让人喘不过气的社会里,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和老师、和其他听众一起聊“自我”、聊成长,这种慢下来的互动和交流,太难得、太温馨了。特别感谢孙老师和协助授课的老师,他们不只是在讲一堂课,更是在为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传递一份关于“尊重自我、理解他人”的温暖。
更重要的是,这节课戳中了现在社会的一个痛点——越来越多的人被生活、被他人的期待裹挟,弄丢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进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孙老师的课,就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认识自我”的门,也帮家庭打开了“理解孩子”的窗。这种能真正帮到人的课程,才是爱心人士对社会最实在、最有价值的奉献。
我报了两科,一科是阅读,一课是心理。谢谢,现在已经成功了
提前就准备好。这样的话就能抢到名额了。加油
不好意思啊,刚给手机充满电,谢谢。他应该就要word文档吧,其他格式没有什么要求,然后。把名字加上就可以了吧。我把我的名字给你发上来
胡九铭
好吧,我听了一次听不清,非常的乱
心理课还好,不过第一次阅读课确实听不清,得仔细听
我听的就是第一次那个,感觉好像声音非常的杂,感觉听不清,也有一点听不懂
倒是能听懂,只不过第一次的音色确实差得仔细听。第二次音色就好得多,但是没有我看其他直播那种音色好。我看一位讲历史的主播,李志1979,它那个音色就真好。不知道他是怎么弄的。如果洪丹丹要是真能有那种音色,那就。完美了
除了洪丹丹的课,你还有其他的课程吗?推荐一下。然后是什么形式的呀。突然间想起来这个问题
那估计你上课的时候情况会好得多,因为他第一节课阅读情况不好,第二节课改正了,然后第三节课有前两节课的基础,所以情况肯定会更好。我那么估计
没有了,这个课也是老师给我弄的
好的,谢谢
同时还想麻烦大家一下,谁。会转word文档,麻烦帮忙转一下word文档。然后。这个需要交的。还得需要用word文档的格式,我不会传。再次向大家求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