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爱我的小明也爱王者 17小时前 136次点击
看看就好在无障碍读屏软件圈,有这么一款“神奇”的产品,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出道即巅峰,后续全靠作”,什么叫“把用户当韭菜,把删帖当日常”。从2025年4月29日22:55高调宣布语音助手接入大模型的高光时刻,到10月21日一刀砍断智能功能的摆烂操作,短短半年时间,它完成了一场堪称“史诗级”的自我毁灭,让无数老用户从“死忠粉”变成“吐槽侠”,而这背后的一系列迷惑行为,简直能编成一本《软件界作死指南》。
先聊聊它那套“双标到离谱”的社区管理操作,这绝对是它的“拿手好戏”。在官方QQ售后群里,你可以随意聊其他读屏软件的优劣,管理员顶多当没看见;但只要你敢提一嘴那款“残联预装、实力不相上下”的读屏巨头,哪怕只是客观评价一句“某软件的某个功能挺实用”,下一秒你的消息就会被秒撤回,紧接着可能就是24小时禁言套餐。要是你不服气再争辩两句,那不好意思,直接被踢出群聊,连句解释都没有,活脱脱把“心虚”俩字刻在了脑门上。
到了它自家的论坛、社区平台,这套操作更是升级到了“天花板”级别。聊办公软件、图片工具,哪怕是吐槽其他行业的产品,都能正常发布;可一旦触及那款“巨头读屏”的名字,帖子轻则被隐藏,重则直接删除,账号还得被关进小黑屋,刑期从7天到90天不等,全看管理员的“心情”。更狠的是,要是你屡教不改,直接给你整个论坛封号,让你从此再也无法登录发声。有老用户调侃:“他们的技术团队可能一半人在搞开发,另一半人专门盯着关键词删帖禁言,效率比修复bug高多了。”
早年间就有用户因为在社群里吐槽它的收费策略和虚假宣传,结果不仅被多个QQ群踢出,还被封了IP和设备号,连换手机都登录不上它的相关平台。那位用户气不过,在其他论坛发帖控诉,字里行间全是无奈和愤怒:“你们只知道利润,不知道没钱人的苦处,你们真是良心上能过得去?”可这样的声音,在它的一亩三分地里根本传不出去,全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这种“只许夸不许骂”的管理模式,活脱脱把用户社区变成了“粉饰太平的戏台”,台上全是歌功颂德,台下全是被禁言的用户。
再说说它那“反向升级”的迷惑操作,简直能让用户气到血压飙升。2025年4月29日22:55,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时,它的官方突然放出重磅消息,宣布旗下语音助手正式接入大模型,开启“智能新时代”。当时的公告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智能响应快人十倍”“多轮对话像聊天”“精准识别复杂指令”,看得用户们热血沸腾。不少老用户熬夜测试新功能,把每一次精准响应都当成值得炫耀的成就,甚至主动在各大视障社群里帮它宣传,称它“终于成为了读屏界的天花板”。
可谁能想到,这份喜悦仅仅维持了不到半年,就被10月21日的升级日志浇得透心凉。用户们怀着期待更新后发现,那个刚学会“思考”的智能助手,一夜之间变回了“人工智障”,大模型功能被直接砍掉,连带着之前的一些实用联动功能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官方给出的解释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优先保障基础功能响应速度”。合着当初花大力气宣传的大模型,只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噱头?当初吹得有多响亮,现在打脸就有多响亮。有用户翻出4月的公告和10月的日志对比,调侃道:“这哪是升级,分明是把刚装修好的客厅砸回毛坯房,还美其名曰‘回归简约’。”
更离谱的是它历年的更新轨迹,简直就是一部“功能倒退史”。早年的它,虽然不算完美,但至少懂得倾听用户需求,每年1月8号、春节、五一、盲人节这些特殊日子,总会推出一些小惊喜,要么是新增实用功能,要么是给付费用户发点优惠券、送点定制周边。那些年的用户社群里,每逢节日都热闹非凡,大家一边感谢官方的用心,一边主动帮软件宣传。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节日福利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频繁的付费模块推送。
就拿2024年7月的那次升级来说,官方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增自然语音功能”,声称能提供接近真人的情感演绎,结果用户更新后发现,这个所谓的“黑科技”不仅需要单独付费购买,对手机配置要求极高,中低端手机使用时还会出现严重的延迟卡顿。更过分的是,付费语音库居然和单台设备绑定,就算是会员用户换了手机,也得重新花钱购买。有用户吐槽:“这哪里是升级功能,分明是变相涨价,把用户当冤大头宰。”可当用户在社群里反馈问题时,得到的却是“建议用户适应新功能,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敷衍回复。
2025年6月的“界面换新”操作更是让用户跌破眼镜。官方此前承诺要优化核心交互界面,让操作更便捷,结果更新后大家发现,所谓的“换新”不过是把按钮位置打乱重排,把原本清晰的图标换成了辨识度极低的样式,还移除了几个高频使用的快捷功能。有老用户花了整整一下午才摸清楚常用功能的新位置,气得直接在群里吐槽,结果消息刚发出去就被撤回,还收到了管理员的警告:“禁止发布负面言论,否则将进行禁言处理。”这种完全脱离用户需求的“创新”,就像厨师随意修改家常菜配方,不仅没让味道更好,反而毁了原本的口感,最后还逼着食客说“这是高级吃法”。
要说最让用户无法忍受的,除了反向升级,还有它那“炉火纯青”的甩锅技巧。软件出现卡顿崩溃,官方说“是用户手机配置太低,建议更换高端机型”;语音识别出现错误,解释是“网络环境不稳定,与软件无关”;付费功能无法使用,居然声称“用户操作不当,建议重新学习使用教程”。最经典的一次,有大量用户反馈升级后无法兼容主流社交软件,官方先是甩锅给社交软件“未开放适配接口”,后来有用户拿出竞品软件正常兼容的证据,它又改口说“正在紧急优化”,这一“优化”就拖了四个月,最后悄悄修复了也没发任何公告,仿佛这bug从没存在过。
这种“遇事先甩锅,修复不吱声”的操作,让用户们怨声载道。有用户调侃:“他们的客服团队怕不是专业的甩锅团队,修复bug的能力不行,找借口的本事倒是一流。”还有用户总结出了它的甩锅公式:“用户反馈问题=用户的问题+我们正在优化+请耐心等待”,至于等多久,那就全看运气了。对比其他同类软件,人家遇到兼容问题会主动联系第三方厂商协商适配,还会在公告里详细说明进度;遇到功能bug会第一时间道歉并给出修复时间,这种鲜明的对比,更是让它的用户流失速度越来越快。
除了产品和服务上的槽点,它的活动策划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小气到家”。不管是什么活动,名额永远不超过2000个,时间也只持续两三天,稍微犹豫一下就没了。有用户吐槽:“他们的活动根本不是给用户发福利,更像是在搞饥饿营销,营造一种‘手慢无’的假象,实际上就是不想多让利。”反观隔壁竞品,人家的活动不仅从15号延期到31号,还不限名额,只要在活动期间购买都能享受优惠价,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早年间就有用户因为没抢到它的活动名额,在群里抱怨了几句,结果消息被撤回,还被管理员禁言了7天。那位用户气不过,在其他平台发帖说:“100台的活动名额,还不够塞牙缝的,你们只知道赚利润,根本不考虑用户的感受,我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可这样的声音,在它的官方渠道里根本看不到,全被无情地删除了。更讽刺的是,它在卖货方面却异常积极,今天上新一个付费语音库,明天推出一个收费插件,就连原本免费的部分基础功能,也悄悄被划入了付费会员的专属权益里,这种“节日福利砍光光,卖货推广猛如虎”的转变,活脱脱把一款服务型软件做成了“割韭菜专业户”。
对比那些规模更小的竞品,人家虽然团队只有20多个人,影响力也不算大,但至少懂得倾听用户需求,会认真打磨细节、优化功能问题,哪怕进步缓慢,也收获了一批注重性价比的学生党用户。而它呢?手握大量资源,却把精力放在了删帖禁言、甩锅和卖货上,完全忘了做产品的初心。曾经的它,号称“用科技点亮视障用户的世界”,凭借着几个实用的核心功能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可现在的它,眼里只剩下利益,把用户的信任当成了敛财的资本。
如今的它,用户流失越来越严重,每次新版本更新后,都会出现一波集中的退群潮。有社群管理员私下透露,现在群里的活跃用户越来越少,很多人都悄悄换成了其他读屏软件,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会冒个泡求助,求助无果后就彻底消失。可官方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继续着“反向升级+删帖禁言+小气活动”的操作,仿佛只要还能卖出一份软件,就不用在乎用户的感受。
它的兴衰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行业内的浮躁与短视。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任何软件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用户的信任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只有真正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用心做好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反之,那些只追求短期利益、无视用户体验的软件,终究会被市场和用户所抛弃,这是铁律,也是必然。
或许有一天,当它的用户数量跌破临界值,当它的付费收入大幅下滑,官方才会幡然醒悟。但到那时,恐怕早已回天乏术,只能在市场的浪潮中被淘汰。毕竟,用户可以一时包容,但绝不会一直纵容,尤其是对于这种把用户当傻子耍的软件,最体面的告别方式,就是果断卸载,再也不见。而那些曾经的美好回忆,也终将变成用户口中的笑谈,提醒着其他软件厂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否则再辉煌的开始,也只会落得个潦草的结局。
在无障碍服务这个特殊的领域,软件厂商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它关系到视障用户的日常出行、工作学习和社交娱乐。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真正用心做产品的厂商出现,用技术和诚意服务用户,而不是像它这样,消耗用户的信任,破坏行业的生态。毕竟,科技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传递温暖,而不是用来割韭菜和粉饰太平。
看了他们的那个更新公告,感觉好像确实少了点那个语音助手,还砍掉了一些功能,而且更新这次写的挺长的,但是新功能一个都没有。
还有就是昨天下午我好像就是正常帮助一个用户解答了某个问题,结果管理就以无意刷屏信息,把我的那条回复给删了。
点明
这样子呀。
好家伙,从头到尾一直在用天坦,其他的一概不知
你去给点名工程师说呀,你在这儿做也没用啊,他们也看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