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翩若惊鸿 2年前 179次点击
“什么是真实?”
“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看过电影《无问西东》的小可爱应该都会对这段对白有印象——这是电影中清华校长梅贻琦对学生吴岭澜说的话。荧幕里,讲这段话的梅校长神色笃定。梅贻琦,这位张伯苓的得意门生,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校长呢?
梅 贻 琦 其 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梅贻琦生于天津。15岁那年,他成为了南开中学第一期的学生。
宣统元年(1909年)6月,20岁的梅贻琦报考首批公款留美生,成为首批赴美留学生中47人中的一员。1910年,进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学习。1914年毕业,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1915年,梅贻琦留学归国,随后担任清华学堂物理教师。1931年10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出任清华校长期间,梅贻琦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生性寡言,座右铭之一是“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口中不言,心中有数,若出言说话,则甚多哲理。在他任清华校长期间,培养了众多大师: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华罗庚、陈省身……他曾说:“校长的任务就是给教授搬搬椅子,端端茶水的。”梅贻琦任清华校长17年,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
所 谓 大 学 者 ,有 大 师 之 谓 也
1931年,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在就职演说上,梅贻琦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观点,强调办学的关键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至今仍为教育界聘师育人之箴言。梅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聘用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执教,还曾亲自到火车站接语言大师赵元任来校任教。梅贻琦在任期间,清华大学为国家、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他认为大学一为研究学术,二为造就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日渐普及,各地大学林立,学生愈多,教师岗位需求愈大,而许多大学教师在任教中日渐忘却研究、育人的本分,盲目为评职称、拼编制而发表毫无水准的论文。教师课件常年不更新,学生听课也日渐麻木,如此风气,中国大学难出大师!
“ 大 概 或 者 也 许 是 ,恐 怕 仿 佛 不 见 得 ”
在治学方面,梅贻琦表示真正的人才,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以至于一切的人文科学、文化背景,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他熟读史学,专攻理工,学识渊博,故其言行举止亦儒雅克己。当时清华大学流传一首打油诗,描述校长说话谦逊含蓄,“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以为,恐怕仿佛不见得。”叶公超评价梅贻琦“慢、稳、刚”。陈寅恪也曾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青年学子应立大志、做实事,方能处世不惊。梅贻琦在任清华校长时期,志在培养“通才”而非“专才”学生,并鼓励研究学问须严谨。身为一校之长,他也在处世方面躬先表率。何兆武先生回忆西南联大时期曾言:“我多次看到梅先生和我们一起跑警报,梅先生当时快60岁,他从来不跑,神态非常平静和安详,不失仪容,总是安步当车,手持拐杖,神态稳重,毫不慌张。”
南 下 赴 台 非 为 私 ,是 为 大 义
北平解放前夕,梅贻琦搭乘国民党的飞机南下。当时许多人对梅贻琦的行为发出不满,认为其为一己之私离开清华。后来梅贻琦回忆自己是在匆忙之下“被架上飞机”的,实为保住清华大学教育基金而南下——清华教育基金要求校长与教育部部长部署才能动用,若梅执意留下,校长可能换人,基金亦将会挪作他用。当国民党政府再三邀请梅贻琦入阁,他维持了一贯的中间立场,始终属意教育。
辗转多年后,“清华”二字再次进入梅贻琦的生涯中。1955年,他回到台湾办校,用清华基金会利息筹办了“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即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梅贻琦虽离开了北平,却让清华之根在台湾开始萌芽,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
在大国纷争的时代,教育乃强国之根本。梅贻琦终生躬耕教育领域,在大时代的风雨飘摇中保存并延续了清华的血脉。他甚至生前就选定自己的墓穴修在新竹校园的“十八尖山”,只为过世之后仍然能日夜守望清华园。
清华大学 中国第一高等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