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翩若惊鸿 2年前 450次点击
“文学稀释人的复杂,抵达天真。”
“甘心变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变成重重落下的雨,变成湍急的河流汇入海里,去痛快地经历,去彻彻底底地疼,义无反顾地破碎一万次。”
“感谢这世上还有文学。”
炎炎夏日,毕业季如期而至,而各式各样的大学毕业论文致谢又一次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话题“文学院女生说感谢这世上还有文学”登上社交媒体热搜,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名大四学生的论文致谢情真意切、文采斐然,让许多网友感叹“体会到文学的力量”。
在快节奏的时代,阅读文学无法让试卷的分数和就业竞争力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也无法给人们带来肉眼可见的金钱收益。但这些看似“无用”的文字,其实具有纯粹、丰富、深刻的意涵,让人们懂得了爱、勇气与执着,这也正是新闻中的毕业生热爱文学、感谢文学的原因。
文学是否也曾给你带来过许多美好的体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为什么还需要文学?
文学之美,点亮生活
“它需要慢下来,替人类留住一些东西,比如眼泪,比如原始本能,比如我们的痛苦和瑕疵,或者别的什么。”诚如这位文学院毕业生所写,即使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只要我们仍然需要爱、需要美、需要对人性的洞察和对崇高的追求,那么文学的存在便是不可或缺的。
卡夫卡曾说:“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无论体裁,无论时代,无论国别,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总能跨越时空,在某一个时刻触及我们的心灵深处,为庸常的生活带来转瞬即逝却又灿烂夺目的一线灵光。
诗歌的简洁和朦胧让我们穿越意象的丛林,探索人类想象力的边界;散文中的水光山色带我们领略别样的风景,作者的冥思默想让我们窥见不同时代的精神与文明。小说是虚构的故事,却同样以人性的逻辑织就。我们能从中看见笑与泪、怒与悔,体察人心的幽微;我们也能从中看见崇高与卑劣,拓展心灵的版图,获得对世界、对人生更深刻的洞见。
文学本身带来美的体验,而它也同时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拥有了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夕阳西下时,我们总会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宏阔;仰望星空时,“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如梦似幻便会浮现在我们心头;春日出游,若回忆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意境,眼前美景仿佛就更添一层明丽与灵秀。
让文学常伴身边,让阅读文学成为习惯,我们的生活便会多一盏不灭的明灯,始终以其荧荧之光慰藉着我们的灵魂。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现代社会,许多人仍时时会感到生活的枯燥与单调。究其根本,这种疲惫往往来自于精神的空虚,被浅薄的娱乐填满而缺乏深度思考与体验的生活难以让人收获真正的满足,而文学的作用正在于充实我们的内在。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前人智慧精华的浓缩。通过那些流传了百年乃至千年的文字,我们能够暂时脱离当下乏味的生活,触摸时代的肌理,在陌生的世界中自由地游弋、探索。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文学在一些功利主义者眼中或许是“无用”的,但事实上,它在日渐月染中塑造着人心,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文学叩动我们的心扉,也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文字如火种,点燃我们心中那些埋藏已久的热望与心愿。那些看似太大胆的梦,那些看似太疯狂的畅想,或许无法被身边的人所理解,但若翻开古往今来的文学经典,我们总能从中找到知己、收获共鸣。
你是否也曾被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不羁所感染?你是否也曾被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凛然正气所打动?文学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跨越奋斗途中的阻障,但它蕴含的精神力量却能让我们重拾勇气、走出困厄。
著名作家史铁生命运多舛,年仅21岁就双腿瘫痪、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对于一个年轻气盛、热爱生活的青年而言,这样沉重的打击无疑令人痛苦、绝望。但幸运的是,他终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文学。在迷惘的日子里,史铁生通过文字与古往今来的伟人对话,还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与书写中,他不断探索着生命的意义,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逆境,实现了生命的涅槃。
回望坎坷的近代史,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也是开启民智的重要一环。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激流中,有志青年纷纷高举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旗帜,以文学为载体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让自由平等的观念与爱国主义的激情深入人心。这何尝不是文学之“大用”的深刻反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类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文学的存在,让我们免于陷入随波逐流的平庸,让我们在阅读与思考中坚守自我的价值、实现心灵的成长。或许,这正是“感谢还有文学”最隽永的意义所在。
庄子有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功利主义并不是衡量事物价值的唯一维度,阅读文学或许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但却能完善我们的人格、鼓舞我们的意志,这样的精神力量是荣华名利所不能给予的。鲁迅弃医从文,也正是因为他看见了彼时中国最需要的不是治疗国民躯体的技术与良药,而是刺破麻木冷漠的枪戟,振作国民精神的明灯。鲁迅以文学解剖国民性、疗救国民的灵魂,而今日之你我,也当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勇于抵抗“娱乐至死”的洪流,以文学的力量激励自己坚守初心、奋勇向前。
文学院女生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下“感谢还有文学”,让人们看见了文学中承载的精神力量。只有“六便士”的生活注定是空虚的,而看似无用的文学,却能指引我们去仰望、追寻心中那个遥远而闪耀的“月亮”,真正实现生命的充盈。
文学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