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二舅”刷屏背后,什么是真正的精神解药? 关键词:人生态度、坚强信念、辩证思考

5 翩若惊鸿 2年前 189次点击

一处大山深处的寻常村落,一个身体残疾的中年人,一段坎坷曲折却熠熠闪光的人生……2022年7月25日,B站up主衣戈猜想发布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分享了自己二舅的故事。该视频迅速传播,引发了全网关注,击中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在视频中,主人公“二舅”虽然身体残疾,却不言放弃,他不仅自立自强,过好了自己的生活;还热心助人,成了村子里不可或缺的能人。正如视频中所言:“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胡一把好牌,而是打好一把烂牌,二舅这把烂牌,打的是真好。”

然而,随着事件的发酵,这则视频中诸多细节的真实性遭到了质疑。对此,有人表示,即使存在虚构成分,“二舅”给予社会的积极力量不可忽视,他的精神与情怀值得人们敬仰与学习;但也有人指出,视频创作者既然声明“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就不能以艺术创作的说法遮掩存在争议的事实。

媒 体 评 论

从“天才”到残疾人,二舅或许曾经有过自暴自弃,也有过挣扎,但在自暴自弃和挣扎之后,又选择还生活以悲悯。人们被“二舅的人生”所打动,是因为看到了一个具有强大韧性的个体生命,在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所展示出的丰富性。他真诚地面对着生活带给他的种种磨砺,这种真诚是动人的,也带给旁观者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不张扬的生命也很有力量》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平凡的,生活中总是带着未能圆满的遗憾和瞬间消逝的精彩。也许人们也曾心怀梦想,希望自己即便不能像太阳一样永恒,也能像流星一样在转瞬间划破漆黑的长夜。而二舅的事迹却告诉我们,即便二者都没有做到,也不熄灭心中对生活热情的那一个小火苗。二舅是年轻人诗意回归的引路人,在如刀的命运面前倔强又骄傲地活着。

生命之韧,不可摧毁

在B站点开“二舅”的视频,满屏都是密密麻麻的弹幕,其中“敬二舅”是被刷得最多的三个字,“敬”既是观众们最深切的观看感受,也是二舅走红的深层原因。何以要“敬”?敬的是“二舅”在茫然困苦时展现出的勇敢,在背负着创伤时表现出的坚韧,在遭遇生活的欺骗时乐观旷达的生命意志。

“二舅”从不向挫折低头,而是努力尝试与命运和解。他经受住了生命的考验,行走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身体残疾不能下地耕作,他便自学木工,找到了谋生手段;家里母亲需要奉养,他便亲力亲为,看护、做饭、陪伴散步一样不落;村里老人出行不便,他会热心上门,免费维修大小电器。从家电修理到建筑设计,从自学算卦到自制乐器,从帮扶家人到服务全村,“二舅”自渡渡人,在小小的村落里活得热气腾腾,活得饱满丰盈。

透过视频,有人看到《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的影子,有人想起《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也有人由此对那些像《棋王》中的王一生一样生不逢时的奇才感慨万分。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身边人,甚至在自己的身上,或多或少找到“二舅”的影子。

尽管具体的人生经历不同,这些生命内核的动人之处都是相似的——对待充满遗憾与残缺的生活,“二舅们”有着一腔难得的顽勇与韧劲。这种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使人不甘堕落,得以忍冬逢春;使人奋发向上,得以横渡迷津;使人坚挺不屈,得以活出平凡又不凡的人生。

  因为一条视频,身残志坚的二舅迅速在网络中走红,人们感动于他的自强,钦佩于他的坚韧。身体的残疾没能把二舅击垮,他在小小的山村里书写着广阔的生命之诗,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迈向自己人生的胜利。

  “生活的艺术与其说是舞者的艺术,不如说是摔跤手的技艺,要站得稳,勇敢地接受打击。”从“歪子”二舅身上、从“扭扭车男孩”张亮身上、从“无腿勇士”夏伯渝身上,我们看见了残缺的另一种圆满,他们用坚强铸成生命的脊梁,在瘠壤上种花,于泥泞处前行,战胜了命运,也战胜了自己。

辩证思考,理性讨论

短短几日,这条十分钟出头的视频播放量已经高达千万,且刷屏各大平台,成为全网的关注焦点,“二舅”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网络“顶流”。许多人从“二舅”身上获得了生活的启迪,但与此同时,随着媒体采访的深入,“二舅”在视频中的人生经历遭到了诸多质疑。

对于视频中“二舅的残疾证怎么都办不下来”这一说法,当地残联工作人员指出,“二舅”最初办理残疾证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残联。当地村支书则表示,“二舅”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就已经办理残疾证。

对于视频中“二舅因打针致残”这一说法,当地卫生院退休院长表示,“二舅”是患了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并非打针直接导致的残疾,这一疾病直到糖丸(即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后才得到有效遏制。

而根据当地村民的讲述,视频中的“二舅”其实是视频创作者衣戈猜想爱人的“二舅”。衣戈猜想本人实际上并没有从小见证“二舅”的人生,却在视频中以个人视角讲述“二舅”的故事,这让部分网友不禁发问,“二舅”的故事究竟有几分可信度?

但即使是纪录片,我们也无法苛求其做到绝对的真实。任何一件事开始被记录的时候,它最终呈现的面貌都无法避免受到记录者选题目标的影响和个人认知能力的局限。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无法实现绝对的严谨真实虽然情有可原,但随着现象级的传播,“二舅”所带来的流量效应与社会影响早已超出单纯的个人创作所能承载的重量。对于“二舅”视频中存在的诸多争议,观众有权力去质疑,创作者也有责任去厘清。

其实,无论“二舅”的故事细节是否百分百真实,他带给人们的感动与反思始终存在。

  从“大衣哥”朱之文到“拉面哥”程运付,从“流浪大师”沈巍到“小马云”范小勤,再到衣戈猜想视频中的“二舅”,似乎每一位流量制造者都躲不过被流量“反噬”的命运。

  流量时代,如何当好一名围观群众,坦然处之、妥善待之,是我们要面对的全新考题。我们可以为“二舅”的坚毅自强而感动,也可以参与相关争议的讨论,但更重要的是回归自己的人生。“二舅”或许无法治愈每个人的精神内耗,但他的故事能够驱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审视他人,推动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找寻真正的精神解药。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愿意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二舅没有闯出一番如何伟大的成就,但他用尽全力,过好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共 2 条评论
远洋 2年前
0 

其实社会上每一个人哪个不都是在困难中顶着压力前行呢,残疾人有残疾人的困难,健全人也有心酸和无奈

翩若惊鸿 [楼主] 2年前
0 

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