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翩若惊鸿 1年前 2608次点击
本次决赛的辩题是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约翰·多恩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里写道:“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有的人赞同这句话。他们认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永远不可能以个体的单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往往需要一些的东西去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享受着各种联系带给我们的爱和感动,唯有在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纽带下,人才是真正的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有的人却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哪怕再近,也连不成完整的陆地。从出生到死亡,陪伴我们全程的只有自己。我们的情感和精神都是独立的,也正因为这个,别人不可能体会到我们内心深处的迷惘和挣扎。“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那么,你更支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还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呢?在此道辩题中,正方辩手与反方辩手都基于立场发表了许多深刻的论点和精彩的文章。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获得此道辩题“好看”与“精选”的部分优秀辩论作品,看看双方辩手在思考中迸发的观点和想法,哪一方更能说服你呢~
Round1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的立场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开宗明义,“孤岛”是在大海里独踞的一片狭小孤立区域。在物质层面上,人必然受到外界的制约,没有人能不凭借外物生存,因而我方认为在这道辩题中没有讨论物质层面的必要。辩题中的“孤岛”更指的是人在精神上的隔离与孤立。基于“孤岛”在题目语境下的内涵,我方的判断标准为,当个体的精神思想与外界存在交流融通,受到外界影响时,就不是一座孤岛。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具有情感和归属的需要。我们对他人、社会有一种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依附感。其本质原因更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们不自觉地渴望被他人需要,不断通过在集体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同来实现自己存在的意义。“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是这种“被需要”心态最纯粹的诠释,因而有了李大钊“地球即成白首,吾辈尚在青春”的呐喊,有了樊锦诗在敦煌莫高窟“一生一心”的坚守,有了疫情期间“余生为太平”的逆行者……在社会、时代、家庭的需要与期望的感召下,我们挑起自己应负的担荷,精神与时代交互,成为人类文明之大陆中一块坚实的土壤。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的观点为“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梭罗有言:“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可以决定自己的流放。”诚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每一个人都是大世界中的小世界,过着各自的生活。放眼一生,木舟不再,长桥隔断,热闹里的冷清,回首时的孤寂,使每个人的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守望着孑然、同异和时空的孤独。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一段社会关系并不能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这纽带绝非辩友所言那“一面的陆地”,而是一段临时架起的长桥。这段桥梁,非但不是坚实陆地的佐证,相反,恰恰表明了事实存在的孤岛。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王弗亡殁,东坡尘面霜鬓,肠断十年生死。比伤痛更伤痛的是世无足复为鼓琴,比孤独更孤独的是纵使相逢应不识。“伤心桥下春波绿”是何等的孤寂;“当时只道是寻常”又是何等的苦涩!社会关系的斩断证明了孤岛间的汪洋大海;没有什么能真正陪伴我们走过完整的一生,此身始终是被孤独裹挟的孤岛,更不必说。
Round2
如果孤独为主导是常态的话,为何我们要向外寻得具体来印证自己的具体呢?您方更愿相信寻不到永远的具体相伴,由此构建了一个小世界下的孤岛,甚至在自己的未来不断完善一个彼岸。我方认为任何一个个体无论是何种评价的产生都能创造共享的意义。我们在与他者的羁绊过程当中明确了他者的概念,同时也明确了自我的概念,意义就此而生。因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共情,人与人的同理,我们才能够共同抵抗虚无的世界。
虽然这份具体的意义会遭到不断的怀疑,但是为什么要永远相随呢?其实人世间那无限的体验它不会为你带来价值的。云霄飞车坐第三次第四次已经觉得无聊了,恰恰是因为相识相知有限它才具有价值意义。意义难道不会长此而生吗?拥有了刹那难道不就已经是人生的意义之终极所在?
只要从根源不灭便可,又怎会与寿命有关。我只需要明白纵使我从头到脚的细胞都是新的,可评价经验的具体亦可移植。哪怕客观上我已身逝,主观依旧未能道消。主观有待于成长为客观存在的“道”。费尔巴哈说“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人世间缺憾难免,但是怎么样呢?不要心里只有对于胜负的执着,因为在胜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叫做圆满。如果人间有这种圆满,人间怎么会不值得相遇呢?
首先,我想有必要为大家阐明“精神独立”和“情感独立”,以便大家更好理解辩题。“精神独立”即人的思想独立,“情感独立”即人对事物的感受能够独立。“我对世界的看法,我对自我人生的认知,我对社会价值的认同”人和人的“三观”即使在大体上很相似,但具体看还是不同的,因为人是独立的个体。面对“项羽之死”,有人称他英雄气魄,有人怨他妇人之仁,还有人则说他既英雄气魄又妇人之仁,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思考而非一味附和,是个人精神独立的体现。
“听雨急时是感到欢快的,看书时是感到享受的,为他人故事落自己的泪”人和人拥有着各自的感官,对同一事物有不同方式的玩赏,会有不同的情感产生。面对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时,你认为那是和善的笑,可他者认为那是暗讽的笑,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感受到不同冷暖而非完全统一,是个人情感独立的体现。
正方辩手与其说“人觉得‘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是人渴望被理解的表现”,倒不如说“人觉得‘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先是说明了个人独立思考的客观阐述,其次又表达了个人情感独立而对事物的抒发”要知道人与人的感观器官生而不同,便注定了人与人无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同理心超强的巨人,也无法真正体会悲伤者的悲怅。
Round3
价值责任与思想体系的双重建构是维持人生基本活动的有效手段,而个体意识的独特性与外界因素的多元化之间不存在绝对的比较标准,因此以心理层面的个性反馈及生命本质赋予的系统概念作为全然评判立场的依据,有失偏颇。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反方认为"情感和精神都是独立的,别人不可能体会到我们内心深处的迷惘和挣扎",但是在我看来,"未必",因为这只是他们单纯以自身角度过于细节化断定的结果,我方认为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即整体和局部。
从"整体"出发,面对必然的宿命,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感同身受,比如面对分别,团聚、抛弃、死亡等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情感调动是可以达成共识的。而之所以存在"不相通"的结果,我认为是"沟通"问题,比如,将自我封闭化才导致出了两种极端,又或者就是单纯的沟通障碍。
从"局部"出发,虽然无法在细节上做到绝对的一致性,但是当今的心理学术界从未放弃过对任何微弱反应的研究。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要归结于个体本身,因为在根本途径上就切断了诉诸的机会,因为他已经把"精神独立"作为了固化概念。
我方认为,即使人是“群体性动物”,但求而不得的真正理解、持久陪伴又何尝不会加深悲剧性的孤独?一生寻求知己的荒原狼哈勒最终手刃了被他视作“另一个我”的至交赫米娜,至此陷入无边孤独;佛陀悉达多在追求至真佛理之路上终究与前半生挚交乔文达告别,独自迈向未来茫茫彼岸。我们与他人的种种联系如若岛屿间的沙路,某个时刻,冥冥中那场潮汐就会悄然涌起,决绝湮没那条窄窄沙路。
孤岛不意味着自我封闭,不代表着不渴求与他岛相遇相连,而正是对认同与归宿求之不得、诚恳寻求然屡遭挫败的心境加深了对“未来的路只能自己走”之孤独心态的认知,加剧了孤岛继续独自漂泊深海的可能性。拥有“躁动而违背孤独”的心却只能眼睁睁见证自己人生中的过客来来去去、渴求永久陪伴然而注定独立于世间,不正是孤岛困境的表现、不正是我们人生的本质吗?
我方认为,其实人生这一程可以简要概括为,每个人作为一座孤岛,都要孤独漂泊于尘世之海,均需独自面对成长之路上的雨雪磨砺、煦风暖阳;纵缺少陪伴与共情,仍不可陷于孤独悲伤的情绪泥沼,仍在努力将自己活成苍茫大海中那抹独特的风景。在这一隅涌动的幽蓝中、那座名为我的孤岛上,却有万千别致繁花悄然盛开,孤独而灿烂。
Round4
当代人的“孤独感”逐年提升并不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孤岛,而是互联网时代让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社交。我们脱离人群,无法深入了解群体中的观念和想法,才造成了我们“生来孤岛”的假象。事实上,我们是群体动物而非孤狼,群体的温暖会是我们无法拒绝的避风港。在此我也必须再次强调“孤岛”是指客观的“独立的情感和精神”而非主观的“我是一个孤独的人”。试问对方辩友,主观孤独往往造成的悲剧人生是我们想要的结局吗?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百年之后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供我们写成墓志铭,希望一生益师天下,良友无数,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被认同的满足感成为孤岛的链接。
我们所谓的“独立精神”需要支持,我们所谓的“独立情感”需要来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彼此以水相连。然而使河床断流只有人为的阻碍才会干涸,如果我们顺其自然,那必然会接受到四面八方的善意,我们灵敏的触角也会好奇的随风试探。每个人之间的差异只会是丰富灵魂的密钥而非拒之千里的借口,我们拥抱彼此,寻找的是认同和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无底线地接收和理解。就像我们现在在讨论的东西,难道不是因为喜欢吗?难道不是因为辩论里思维火花的迸溅而激动吗?
这是我们进步和成长的磨练,我们会从中得到满足和沸腾,并且不会因为对方的不赞同观点而恼火失望,更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有人关注,有人支持,也有人争论。这才是孤岛的链接,是我们得以存在的证明,是“需要”和“被需要”的感动和满足,是起于血缘,终于情谊的链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靠近,需要陪伴,需要“被需要”的温暖照亮孤岛荒凉的夜。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生活在社会之中,并且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可是归根结底,不论我们的社会关系怎样复杂,也不论我们究竟拥有着多少可以交心的朋友与伙伴,我们最终还是要独自去面对成长之中的种种坎坷与磨砺。在这份内在的孤独之中,我们开始逐渐走向成长,并且最终逐步发现了那份独一无二的本真自我。这个坚实而且可靠的内在的自我,永远属于你自己,它既是你人生道路之中最为宝贵的经历、又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心灵财富。
这份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往往来自于一个人在孤独之中的沉思与观察。热闹而喧嚷的人群,固然可以替我们驱除心头的孤寂。却也常常使得我们错过了许多只有在缓步独行的时刻,才能够看清的风景。在我方看来,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与社会同他人的合作固然不可避免。但是,这种合作的前提,却应当是一种内在的独立、以及一份基于孤独的冷峻。
缺乏独立人格的个体就像是失去了根系的浮萍,即便数目再多,也不可能生长成为茂盛蓊郁的森林。唯有让集体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一座独立且独特的岛屿,我们的世界才有可能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春色满园。但愿你也可以从这份难能可贵的独立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珍贵的宝藏。像是一朵娇艳的花朵,傲然绽放在春天的原野之上。
小结语
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的辩论赛场上,正反双方就人与孤岛的内涵进行破题。无论是正方对人与人之间的共情、社会关系的论证,还是反方对人精神独立和情感独立的论证,都让我们从个体与整体视角对“孤岛”与“人”有更丰富的认识。下面且看正反双方的辩论推进。
首先,正方对“孤岛”进行下定义,并给出标准“当个体的精神思想与外界存在交流融通,受到外界影响时,就不是一座孤岛。”其次,正方对反方“孤独”的点进行驳论,提出相遇视角下圆满的观点。再次,正方从“整体”和“局部”对“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进行论证。最后,正方回归当代人状况,指出“孤岛”是自我塑造的假象,“需要”与“被需要”是人间必然。
首先,反方引入大世界和小世界概念,指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并以伯牙子期等为例辅证。其次,反方从三观不同论证精神独立,不同人对同一事物感受不同论证情感独立。再次,反方指出孤岛不代表自我封闭,而是求而不得的注定。最后,反方对“孤岛”价值的肯定,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一般来自于孤独中的沉思与观察,寻找到自己的那份宝藏变是一朵娇艳的花朵。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与你在这对视,我们之间是否是“孤岛”,或许你心中已经有答案。在此道辩题下,超22900位辩手参与了投票,近1300位辩手发表了自己对于“人”和“孤岛”的思考与见解。非常感谢八位纸条辩手、二十四位获得“好看”与“精选”的辩手和众多辩手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场富有哲理深度的分享与辩论。孤岛,沉浮世海。一座独立的岛屿能在世界之海中屹立不倒,是因为它沉得住,拥有独立的人格和饱满品质;一座独立的岛屿之所以能在世界之海与另一座独立的岛屿相遇。是因为它浮微动,岛屿间的“共情”与“碰撞”便是另一座新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