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山顶/山腰的风景更美?

3 翩若惊鸿 1年前 434次点击

本次决赛的辩题是

山顶/山腰的风景更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是终点。人潮汹涌,我们一起跃入人海,山腰是中点。山顶是心之所向,千山万物包揽眼下,蓝天白云置于胸前;山腰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无论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均是绿树红花映入眼帘,乱石峭壁心生感概。在你心中,山顶与山腰何者风景更美呢?

有的人认为,山顶的风景更美。一路披荆斩棘,苦尽甘来的美,山腰无法比拟。我们时常会说:“愿我们山顶相见”。当我们登上梦寐以求的山顶,望着那千山万物、蓝天白云大喊一声:“我做到了,我成功了!”这便是山顶的美,震撼心灵的美。

有的人认为,山腰的风景更美。细思量,山腰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它不是登上山顶一瞬的美,而是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永恒的美。曾经的我们约定山顶见,登上梦想的高校。但六月到,铃声响,数年后,长大的我们都在怀念与你们在山腰的共勉和互助。这便是山腰的美,不可取代的美。

在此道辩题中,正方辩手与反方辩手都基于立场发表了许多深刻的论点和精彩的文章。下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获得此道辩题“好看”与“精选”的部分优秀辩论作品,看看双方辩手在思考中迸发的观点和想法,哪一方更能说服你呢~

Round1

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各位辩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方观点为“山顶的风景更美”。开宗明义,山腰是中点,是逐梦之旅的中途;山顶是终点,是生命中大大小小理想的成功实现。如愿登上山顶,意味着登上相较山腰更高的平台。

自山顶遥望,高度赋予我们的开阔视野可使我们一览山腰无从观赏的蜿蜒山河、云海日出,“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自山顶瞰视,成功给予我们的心无挂碍亦为胜景添尘埃落定之美;自山顶仰望,更为险峻的群山、清晰耀眼的星辰映入眼帘。“当你站在山顶的时候,你的头上还有星空”,对于更高更强的期待与追求,连同刚刚登顶成功的喜悦,共同激励着我们向另一座山顶进发。终点亦可为起点,登顶之美美在开阔,美在坦然,更美在未来。

尊敬的主席,亲爱的各位辩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开宗明义,如果把达成一个理想与目标的漫漫旅途看做一场征服高山的攀登,那么“山腰”,就是这段旅途中的一块途经之地,“山顶”则是功成之时所抵达的目的地。而我方认为,“山腰”的景致,会给人以更大的灵魂触动和更深切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

当我们看见与友人一路相伴的上下同欲、风雨同舟:看见一路曲曲折折的山回路转,行至水穷,坐看云起;看见历经千锤百炼,那个迷惘的我渐渐找到了清晰的我……从山腰俯瞰回望的景,是由我们的每一念选择、每一丝坚定、每一份超越所交融而汇成,每每回首,余味纷呈。这份刻骨铭心的美丽时时警醒着尚在山腰的我们,莫辜负来时的激情。站在自己人生的山腰,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也没有凌驾于众生之上的无可触及,只留下一片唯美的云霞,供世人守望,让世界守望。

Round2

远眺神舒屏羁锁,登高志适忘幽潺。从主观上说,心定气平的风景更美。无论王维“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之安逸,还是权德舆“心畅百虑销,境闲万籁静”之淡泊,抑或皮日休“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之豪情……凡此种种,皆向我们证明: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山腰”固然有进发昂扬的乐趣,但其背后终究是“想要登顶”这一目标的驱策;尤其是在行近九十、身心疲惫的时刻,我们更是会死死咬牙向前,不敢放松,不敢俯瞰,生怕泄了心气。故而,山腰的重心绝不在观赏周边的“风景”,而是向目标不断推进的这一股“劲”;相比之下,在山顶的观察则毫无挂碍,自可犁然而视绝景,“遥襟甫畅,逸兴遄飞”,如是而已。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值得注意的是,“山顶”只是“顶点”而非“终点”,唯有看过“山顶”的风景,才能携带这一段岁月的经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旅行。无论李太白于蜀道看清京城的乱局,还是柳宗元于小石城山叩问造物之有无,抑或王安石于褒禅山悟得志力物的真谛……如是我言,多闻识者,犹广储药物也,知所用为贵。

唯有不断迈步登上人生的高山,在一个又一个顶端一次又一次地领略真正美好的风景,我们的脚步才能更沉稳、更坚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虽然此山已至顶点,但我心未至终点;于是我超越此山,昂首前往更广阔的天地。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立于山巅之上,心灵安然祥和,此为主观之美;天地无所掩蔽,此为客观之美;观风景而有得,此为延展之美。因而,我方重申,山顶的风景更美。

李白也曾有诗云:“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正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古人言跨山岭之难如登天一般,认为此为山峰巅崖。殊不知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快速更迭,人类的眼界已不止囿于山峰之下。山峰之后的世界俨然不被迷雾所笼罩。成都盆地,在跨越崇山峻岭后,自古乃三秦大地之粮仓。而如今,四川则成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重要启程点之一。昔日难以跨越的山岭,变成了车水马龙的旅游地,太空成为了另外一座“蜀道”。

请在座各位思辩一番,鲁国自然比不上东山之高,东山之高自然比不上泰山之巅,但泰山之上仍有数不尽的峰峦。若是依此言,在“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情况下,山峰是否被对方辩友自我否定?

山腰何其不好?在座大多数都是平凡之辈,何必冲刺那遥不可及的山峰之巅?不如慢慢走好在山腰上的每一步。我们在山腰上感受人生之美,而非行到山峰之时方才悟彻。山腰上的磕磕绊绊、走走停停都是一种对人生最美好、最温馨的诠释。也许正如雕刻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能一味的追求在山巅上看到的美好,应该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呷清茶,都值得细细品味。

Round3

自古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阐述。不论是王安石几度才得上褒禅山顶见得美景发出的慨叹,还是余秋雨登鸣沙山头窥得月牙泉之奇观,亦或是刘慈欣攀己巅峰突破自我于三体中拥抱闪烁宇宙。都正侧体现了山项之美,而非山腰之美。

第一层是王安石登山,此之山顶是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山顶。于山腰放眼,便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再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景。乍看诚有其静美,但君不见山顶能“一览众山小”,可见“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不同格局。再看山腰的视野往往被树林遮掩,被重峦叠嶂所束缚,难道山顶的风景不更加美丽吗?若反方辩手只看那三寸灌木而非大地长天,那岂需费力爬至山腰,何不就在山脚浅望便好?反观山顶众山遍望之景,使人胸襟豁达,叹为观止,岂不美于那三寸灌木?

第二层便为秋雨先生登鸣沙山后,见茫茫大漠与月牙泉相映奇观。山顶推而论之极言为高,山腰低于山顶便自归为矮。看今朝,上海中心大厦屹然挺立,游客纷至顶端望窥沪全貌;八百里长城绵延,居高段总是最受游客青峡。此已脱离“山顶”之束缚,就其它事物而言,高处景色胜低处,开阔的视野可以带来更美的景色,山顶山腰之辩亦是此理。第三层是刘慈欣突破自我,攀己山顶。个人突破自我达到自己的“山顶”,将拥有的,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不然何来攀登者一词赞美奋斗?与现实中的爬山一样,登至山顶会让你豁然开朗,打开格局,此之美是攀山腰的过程中所无法给予的,山顶的风景还是比山腰处更美。

梦想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美梦成真时刻的喜悦,而是由于它赋予了我们一份迈步向前的理由,使我们可以向着一处确定的目标踏出自己最坚实的脚步。我想,正是这份追求与目的为我们的人生赋予了一份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倘若有一天,你我生命的园地之中再也生长不出任何一株理想的嫩芽。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便失去了喜悦与欢乐。

毕竟,在那漫长复漫长的人生旅途之中,恰恰是你所付出的一切,构筑起了你赖以安身立命的世界。当然,单纯的占有与索取虽然的确可以让成功与胜利来得轻松简单,但是凭借那样的手段所取得到的成功,想必是乏味且无趣的。

山腰的跋涉对于山顶的美景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是它为奋斗与拼搏的人生渲染上了瑰丽的色彩。更何况,即便我们真的登上了那处巍峨险峻的群山之巅,难道你我便应当就此止步不前么?只要那奋斗的旋律未曾止息,今日的山巅,便会变成明日的山腰。但愿,我们的人生没有最后的顶峰,只有一处又一处的山腰鼓舞着我们迈步向前的勇气与毅力。

Round4

对方辩友提出:梦想的价值不在于美梦成真时的喜悦,人生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奔赴某一目的,而在于追逐未来之路的过程。但我要讲:倘若果真如此,那世间还会有那么多梦想破灭时的遗憾与不甘吗?我们的确常忘记欣赏路上的景色,但现实终究要看结果,就像高考以一分之差而抱憾终生的人,无论一路付出多少艰辛汗水,最终都会被拒之象牙塔外。此时对方辩友赋予努力过程的意义何等苍白?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个过程对于梦想最终的完成度而言毫无价值。

其次对方辩友有一处误解,认为我方在登顶之后失去上升的空间从而丧失迈步向前的决心与锐气。实则不然,因为我们登顶之后绝不会就此止步、偏安一隅,反而正是在你我凌绝顶之时,方能翘首他山的巍峨壮阔。

具体说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山顶可以“一览众山小”,以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从而拥有更长远的目标和更博大的胸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期间也始终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磨砺自己、不断成长,终成为我们国家的伟大领导人。同时亦可以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人生只有不断向着山顶努力攀登,才能丰富我们生命阅历;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世人的印象中,山顶的风景一直因其立绝巅而视远大,渺众生而成伟志而被标榜为所谓归宿与目标。而选择追寻山腰途景的人们则被社会刻板的贴上了不专,短浅,狭隘的负面标签。无可否认,山顶的美景令人陶醉而神往,但山腰之景并非人们臆想的那般不堪。“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外在的景色不是对美唯一的评判标准。

就如卡塔尔世界杯大使穆夫塔诚恳而言:“你的美来自你的与众不同。”有人钟意天边缱绻缠绵的彩霞,而有人独爱黝黑斑驳的土石。景色的外形不同,但是美丽却是相同的。伯克所言极是:“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真正决定美丽的,不是外在的高度,而是内里的价值与意义。

立于山巅虽视远而观阔,却似走马观花而难喻景于怀。驻存山腰虽视短而旁遮,却可近抚柔触感其中之妙。就如阿德勒言:“是我们赋予环境“美丽”的意义,而非环境决定我们对“美”的定义。”清晨露珠滑落手心的浸润:正午山风过林的抚慰:傍晚倦鸟啼鸣的吟诵。这些山腰之景虽无震绝人心之势,却蕴生命自然之心。反观当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摸青草的怡适,不知道鼻腔会同花香时的兴奋,故而因被所谓价值、利益所遮蔽的双眼谄媚山顶的繁华而嗔怪山腰的荒芜。因此,山腰的景色,是从眼视的俯瞰到心灵的共鸣,是从视觉的盛宴到意义的探寻。

小结语

在“山顶/山腰的风景更美?”的辩论赛场上,正反双方就山顶和山腰的内涵寓意进行破题。无论是正方所描述美在未来开阔的山顶,还是反方所描述美在当下点滴的山腰,都让我们从不同立场和角度看到人们对不同类型美倾向的原因所在。下面且看正反双方辩论推进。

首先,正方对山顶和山腰进行下定义,并从遥望、瞰视、仰望三个视觉角度描述了山顶更美。其次,正方从主观之美、客观之美和延展之美进一步论述山顶更美所在。再次,正方以王安石、余秋雨和刘慈欣三人为例,给我们展示山顶三层递进的美。最后,正方对反方提出的梦想过程更美进行驳论,并以永攀山峰提升自我为价值结尾。

首先,反方对山顶和山腰进行下定义,并指出山腰更美的原因是“会给人以更大的灵魂触动和更深切难以忘怀的情感体验。”其次,反方指出到达山顶的困难、大多数人仍处于并长期处于山腰的现状、人们在山腰走走停停中感知美的重要性。再次。反方提出梦想作为前行的信念,山腰间脚下的每一步才人生赋予不可忽视的价值。最后,反方为山腰的美正名,指出山腰的景色,是从眼视的俯瞰到心灵的共鸣,是从视觉的盛宴到意义的探寻。

山顶/山腰的风景更美?无论是表层的高山攀登,还是深层的人生攀登。在看完正反双方辩论后,相信你心中已有想追求的美。在此道辩题下,22550位辩手参与了投票,超1000位辩手发表了自己对山顶或山腰对看法。非常感谢八位辩手、十五位获得“好看”或“精选”辩手和数千数万辩手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九曲山路 我们在途中。绕山腰而行,云层之上是辽阔的山巅美景。愿辩手们扎实走好每一步九曲路,最终踏上自己追求的云之巅美景!

共 2 条评论
0 

请教楼主这些辩题都是从哪找来的,每个辩题都很精彩,都值得深思

翩若惊鸿 [楼主] 1年前
0 

纸条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