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冥王星——开拓人类新视野(6)

4 银河比邻星 1年前 203次点击

第六篇 梦圆今朝
7月4日,这天是美国的国庆,这对新视野号团队的许多成员而言,是难得的可以在飞掠任务前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的良机。任务指挥中心还得继续当班来控制新视野号的飞行,但其他人员可以尽情嗨去。当天清晨,指挥中心的控制人员正要上传核心指令给飞行器,艾伦也来到了现场,在关键时刻坐镇任务中心本就是他的习惯。他在指挥中心的暗室后方坐了大约一个半小时,单纯只是当个观众。到了5点,所有指令都已经上传,正以光速奔向冥王星。艾伦也回到他的办公室,打算处理一下已经积压很久的电子邮件。结果看到任务指挥经理艾丽斯发给他的两封电邮,大致意思是叫他不要在操作员发指令的时候跑到指挥中心去,即使只是坐在后面光看不出声,因为她觉得这样会让操作人员分心,担心会出事儿。艾伦心想,哎呀,我刚去看完回来诶,不过没捅出什么娄子啊,应该没事儿吧。中午刚过,任务指挥人员就在指挥中心等待新视野号收到指令后的回报。大约下午1点,第一批信号传来,新视野号已经确认截获指令,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但到了1:55,突然,信号中断,指挥中心与新视野号失联了!一般来说,失联的问题大多都出在地面接收站,但经过检查,接收站一切正常。也就是说,这回是飞行器本身出了问题。
这时艾伦也接到了计划经理葛伦的电话,当他听到葛伦用很严肃的口吻跟他说:“我们跟新视野号失联了!”的时候,把他吓出一身冷汗。天啊,真的出事儿了!他迅速出了办公室,开车感到指挥中心。工程师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在信号中断前,新视野号的主电脑同时在做两件事情,而且这两件事都很耗运算能力。其一是压缩之前拍下的63幅冥王星影像,以便腾出空间给不久之后的近距离飞掠摄像使用,而同时主电脑还在接收地球上传的核心指令并保存。会不会是主电脑因运算量过大导致重启了呢?若果真如此,新视野号就会开始使用备用电脑。在60到90分钟后,指挥中心就能收到新视野号备用电脑的信号。
在这焦急的等待中,团队正想着如果指定时间没收到信号应该怎么办。还好一个多小时后,信号成功抵达,新视野号的备用电脑已经成功接手。这回算式松了一口气,但忙碌的工作还在后头。
原来核心指令在主电脑重启时被删除了。经这么一搞,当天清晨算式白忙了,全得重新来过,包括执行核心程序需要的辅助档案也要重新上传,在这之前还必须让控制权回到主电脑上。但问题是,要赶在7月7日中午之前完成这所有的工作,否则就会影响到飞掠任务所要执行的科学观测。3天,只有3天!团队马上开始拟定计划,就像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发送指令让飞行器通信模式从紧急状态恢复正常。而这第一步,从写出程序、完成测试并发给新视野号,并取得新视野号的确认,团队就估计得花半天时间。第二步,发送指令让飞行器在主电脑上重启,否则上传过去的飞掠指令就没法生效。通过重启,飞行器可以从备用电脑切回主电脑。而这一路上从没干过这事儿,所以必须从头设计程序,写好的代码再拿到模拟器上测试,测试结果再经人工检查,确认无误后才能发给新视野号。最后一步,把丢失的所有东西统统给发回去,再让飞行器重返飞掠进度。而这每一次与新视野号的通讯,从发送、被新视野号收到、新视野号再发回信息,到地球上顺利接收,就得花去9个小时。等到计划拟好已经快午夜了,但团队顾不上休息,他们还得不择手段地前进。
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第一组指令终于在7月5日凌晨3:15完成了撰写、测试和发送。9小时后,也就是当天正午,指挥中心成功收到新视野号发回的信号,此时地球与新视野号之间的通讯才算真正恢复。时间仍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而团队人员由于时间太过紧急,只能在控制中心解决吃住的问题。葛伦和艾丽斯临时找了些折叠床、枕头、毯子什么的,但数量实在不够,只能大家轮流用,谁困了谁就先去眯一会儿。还找了专人订餐,这时候已经没时间跑外面去吃了。
为了确保上传给新视野号的所有指令都没有任何问题,每个环节都得先在模拟器测试通过,而多年前所做的升级模拟器2号机的决定,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要是仅靠一台模拟器,测试完所有的指令还得多耗几天。而等到那个时候才把飞行器修好,已经没有多少值得做的科学观测了。7月6日晚上,新视野号转回主电脑控制的确认信息抵达了地球,于是就剩下最后一步——上传那一大堆档案了。到了7月7日接近中午时,整个复原计划终于大功告成。
随着新视野号越来越接近冥王星,传回的影像也越来越清晰,团队的科学家便开始给一些在照片中能分辨出来的区域起名。其中新视野号准备飞掠的那个半球,上面有个最大的亮点。北边是两瓣像耳垂那样的轮廓,南边则是由宽而扁慢慢变尖,形似一个心形。隔天NASA发了篇新闻稿宣布“冥王星有心”,这消息传开后,冥王星秒变“萌王星”,可谓迷倒了一大片地球人。
7月13日将近午夜,新视野号在飞掠冥王星之前的最后一批数据传了回来,也就是计划中的失效安全资料。随后新视野号就要专注于飞掠冥王星的近距离探测任务,暂时没时间搭理地球了。
飞掠冥王星最近点的时间会落在7月14日美东时间7:49:50,但这时新视野号正忙着呢,没时间再发回点儿什么。在这个划时代的时间点,无所事事怎么行?团队就搞起了公开倒数。应用物理实验室的转播区塞满了人,在这一刻即将来临之时,艾伦领着全体人员从10开始倒数,当数到1的时候,全场的情绪实在按捺不住了,欢呼随之爆发。
要收到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后传回的第一批数据,得再等上14个小时。NASA和新视野号团队便以飞掠任务为核心,安排了一整天的节目。那一天,团队成员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大群记者以及向他们索要签名的群众前来把他们给围住。下午,NASA举办了一场公开座谈会,由科学团队成员主持,分享他们从新视野号飞掠之前最后一次传回的信息中有哪些新的发现。其中冥王星的直径,经测定为2376公里,事实证明它比柯伊伯带内其它已发现的天体都大。
到了晚上,NASA对新视野号在飞掠冥王星后“报平安”的过程进行实况转播。预定的9:02一到,指挥中心的的显示屏开始预告资料即将流入。随后,信息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指挥中心。先是团队的人员响起了掌声,这掌声很快扩散到了整个现场。接下来,指挥中心的各工程机台操作员陆续通报状况。最终,所有单位都报告状态正常。任务指挥经理艾丽斯把最后汇总的报告通报给艾伦:“报告计划主持人,我们的飞行器记录下了冥王星系统内的各项资料,自此将向冥王星之外前进。”在回报完毕的一瞬,会议室的玻璃门打开了,艾伦朝艾丽斯走去,两人拥抱在了一起。现场的人们陷入了疯狂,大家鼓掌的鼓掌,拥抱的拥抱,欢呼的欢呼,握手的握手。当逃离了媒体与群众的簇拥后,团队成员协同家人回到下榻的酒店,狂欢的派对也随之举行。过了一会儿,艾伦与十几名团队成员来到饭店的游泳池畔,像当年宇宙神团队发射成功后做的那样,把已经没啥卵用的飞掠失败应对方案一把火给烧掉,笑着品尝这一瞬间。
第二天早上,首批真正的高清冥王星画面完成了接收。团队宣布把冥王星上的心形区域命名为汤博区,以纪念这位冥王星的发现者。而影像显示,在该区域的西南面有一条高低陡峭而阴影反差极大的山脉。而在一张汤博区的可以让人分辨到最小800米地形的特写中,却看不到任何冲击后留下的陨石坑。这颗星球固然古老,但它的表面却非常年轻且活跃。新视野号的探测表明,冥王星的形成虽然已经超过40亿年,其地质活动却仍相当盛行。然而相关的理论认为,像冥王星这样的小型行星,早就应该冷却而看不到地表有任何新的地质活动了。但事实摆在眼前,还有待日后的研究进一步把谜底揭开。
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人声的一座高峰,此时终于攀登到了峰顶。而这一路走来,历经了多少困难与挫折,品尝过多少酸甜苦辣?这任务有太多失败的理由,艰难而漫长的起步过程、资金可能无法到位、开发时间的局限。即使成功发射,一路上仍危机四伏。甚至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团队仍然体验了一把命悬一线的感觉。或许有一天,后人会受到新视野号的启发与激励,继承这一份为了梦想,不计困难,不畏艰险,不怕挫折,砥砺前行的精神,去到更远的地方。
后来,当艾伦在一场会议上致辞结束,一位中年的妈妈来到他面前,热泪盈眶。说她青春期的儿子曾是个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但看到新视野号飞掠冥王星后,立志说这就是他长大后想做的事情。从此之后,这位母亲的儿子就变成了一个全部拿A的优等生。她说:“你们全都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这是除新视野号传回的数据使人类对冥王星系统有了新的认识外,另一层或许更深远的意义。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