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作秀”与“做人”之间只有一字之差

9 墨纸一笔画惆怅 1年前 170次点击

  立人小学要进行“感动校园”优秀教师评选,评上的教师不但能优先晋升,还能获得各种物质奖励。

  有个叫小华的年轻女教师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她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可她还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回家后,小华不无担忧地对丈夫说:“刘丽是我最大的对手,上学期她去农村支教了,这会为她加分不少。而我这方面却是个空白呀。”

  丈夫点了点头,他说:“那你也可以去支教啊!”

  这一句话点醒了小华。第二天,小华便填好了申请表,去找校领导。

  校领导也频频点头:“你这个决定太正确了,这样你就和别的老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经过一番审批,小华被分配到山坳坳里的一个小学支教三个月。小华翻山越岭,来到这个离家几百里远的小学。她走进一个班级,只见校舍残破、黑板破洞、桌椅缺胳膊短腿。几个学生可怜巴巴地盯着小华,就像看着天外来客。

  小华看到这一切,心都凉了半截:这是人待的地方吗?

  这时,一个瘦老头走进来说:“小华老师,这个班就交给你了。”这个瘦老头姓张,是这个学校的校长。

  小华为了评优,只能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一整天,小华也没心情上课,她真后悔来这个鬼地方。晚上,她给丈夫打电话,说明了这里的情况。

  丈夫听她说完,便建议:“我听说支教挂个名就行,要不然你回来吧。”

  小华放下手机,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去找张校长。她来到办公室,张校长正在批改作业。

  小华红着脸说:“张校长,我有话想说。”

  张校长推了一下眼镜,笑着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回去吧,我知道这里条件艰苦,留不住你们城里教师。但你放心,汇报时我就说你来上班了。”

  小华一愣,没想到张校长这么开明,她连连道谢。于是,小华在支教学校只待了一天,便回了城里,但她不能继续上班,只能待在家里。她对丈夫说:“现在我顶多是和刘丽打个平手,如果想评上优秀教师还得有更先进的事迹,怎么办呢?”

  丈夫想了半晌,说:“那就只能作秀了。”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计划。

  几天后,小华竟又回到支教的小学,她对吃惊的张校长说:“我想好了,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所以我决定回来。”张校长听了十分感动,连声称谢。

  一晃小华在这所小学支教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小华就像掉进地狱一般,没有一天不盼望早点回家。

  有一天,小华正在上课,张校长忽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喊:“小华老师,你丈夫来电话,说孩子生病住院,要你回去。”

  小华一脸吃惊,但又很快冷静下来,说:“校长,我不能回去,这一个月来我发现,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孩子他爸在家,没事的。”

  张校长盯着小华的脸,半晌没说出话来。等张校长走后,小华偷偷给丈夫发条短信,说作秀成功了。原来,他们是为了制造先进事迹,故意演了这么一出。

  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离支教结束还剩一个月。小华心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可没过几天,张校长又慌慌张张地跑来,他着急地说:“小华老师,你母亲生急病,住院啦,你丈夫叫你马上回去。”

  小华顿时脸色大变,可她转念一想又说:“再有一个月孩子们就考试了,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我丈夫会照顾好我母亲的。”

  小华的决定让张校长大为吃惊。张校长略显激动地说:“小华老师,你到底想干啥呢?我和孩子们都感激你能坚守岗位,可你也不能为了工作而违背人伦啊!孩子生病你不管,母亲生病你也不管,这怎么能行啊?”

  小华没想到张校长竟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委屈地说:“张校长,我辛辛苦苦来支教,你怎么能这样打击我呢?”

  张校长意识到自己言重了,便缓了缓语气说:“小华老师,我再有一个月就退休了,我在这所小学工作了一辈子,支撑我的除了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更有对家庭的爱。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教书养家’,如果连家都不顾,对别人再多的奉献又有何用?你说是吗?”

  张校长的话让小华面红耳赤,其实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就不纯,还谈什么奉献呢?她又愧疚又担心母亲,一下课便拿出手机,想给丈夫打个电话。这时,她发现手机没电了。小华意识到什么,赶紧冲进办公室拿起电话打给丈夫。她急切地问:“这次是作秀还是真的?”

  丈夫着急地说:“儿子生病的戏不演完了吗?这次是真的!”

  小华放下电话就往外跑,当她火急火燎地赶到医院,一切都太迟了……

  这学期结束,立人小学宣布了“感动校园”优秀教师评选结果。小华因为有“母亲去世时不在身边”的事迹而成为最终胜出者,但小华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为了这个荣誉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几天后,小华找到立人小学的校领导,要求继续回山区支教。

  校领导很不解地问:“小华,你都评上优秀教师了还支什么教,还想继续评啊?”

  小华郑重地说:“校长,上次支教是为了荣誉,这次是为了做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