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乾隆吃瘪记

3 梦入江南烟雨醉红尘 6小时前 45次点击

苏州城的春日总是格外迷人,运河两岸垂柳如烟,桃花点点,连空气中都飘着甜丝丝的花香。这一日,观前街比往常更加热闹,叫卖声、谈笑声、评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画卷。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身着青色棉布长衫、头戴瓜皮小帽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身材挺拔,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这便是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身后跟着两个同样乔装改扮的侍卫,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主子,咱们已经逛了两个时辰了,要不要找个地方歇歇脚?"侍卫李德全凑上前低声问道。

乾隆摆了摆手,兴致勃勃地说:"不急,朕——我还没看够呢。这苏州城果然名不虚传,比宫里那些死板的奏折有趣多了。"

正说着,一阵浓郁的香味飘来,乾隆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他循着香味望去,只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家名为"

松鹤楼

"的小饭店。店面虽不大,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店门口支着几张小桌,坐满了食客,更有不少人捧着大碗站在路边大快朵颐。

"有意思,这么小的店竟有如此多食客。"乾隆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走,咱们也去尝尝。"

李德全面露难色:"主子,这地方太过简陋,怕是不合您的——"

"哎,"乾隆打断他,"我今日就是要体验民间疾苦,吃顿百姓饭怎么了?"说罢便大步流星地向松鹤楼走去。

店门口,一个满脸油光的胖掌柜正高声吆喝:"阳春面三文一碗,热腾腾的来咯!"见乾隆衣着不俗,立刻堆满笑容迎上来:"这位客官,楼上请!楼上有雅座!"

乾隆抬头看见墙上贴着"楼上备有雅座"的字条,满意地点点头,跟着掌柜上了狭窄的楼梯。楼上果然清静许多,四张红漆方桌擦得锃亮,窗边还能看到街景。乾隆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李德全和另一名侍卫王志忠则识趣地站在楼梯口。

不一会儿,一个十五六岁的小跑堂端着茶水上楼,麻利地擦了擦桌子:"客官用点什么?这是菜单。"说着递上一张油渍斑斑的纸。

乾隆接过菜单,眉头微皱——这纸张质地粗糙,与宫中御用的宣纸天差地别。但当他看到菜单上的菜名时,又来了兴致:"红烧狮子头"、"松鼠桂鱼"、"叫化鸡"...这些名字在宫中倒是也有。

突然,他的目光停在了一道名为"全家福"的菜上。

"这'全家福'是何物?"乾隆问道。

小跑堂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回客官的话,'全家福'是我们店的招牌菜,用八种食材烹制,寓意吉祥如意,阖家幸福。客官您一个人怕是吃不完,要不要——"

"就要这个。"乾隆打断他,心想出门在外讨个吉利也好,"再来

一壶花雕

中文句号, 引号

"好嘞!'全家福'一份,花雕一壶!"小跑堂高声唱喏着下楼去了。

乾隆端起粗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又是一皱——这茶苦涩难当,与宫中的龙井、碧螺春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但他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自己要体验的"民间疾苦"吗?于是又释然地笑了。

不多时,菜上来了。一个大青花碗里盛着浓油赤酱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乾隆定睛一看,里面有鱼片、鸡肉、猪肉、虾仁、香菇、笋片等食材,色泽诱人。他拿起筷子,先蘸了点汤汁尝了尝,味道竟出奇地鲜美。

"嗯,不错。"乾隆点点头,夹起一片雪白的鱼肉问道:"小二,这是什么鱼?"

小跑堂正忙着给邻桌上菜,头也不抬地答道:"回客官,那是

乌龙肉

中文句号, 引号

"什么?"乾隆手一抖,鱼肉差点掉在桌上,"你再说一遍?"

"乌龙肉啊,"小跑堂转过身来,一脸茫然,"就是青鱼片,我们苏州人都这么叫。"

乾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龙乃天子象征,岂能随意食用?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他强压怒火,又夹起一块形状奇特的肉:"这又是什么?"

"哦,那是

凤爪

,就是鸡爪子。"小跑堂随口答道,完全没注意到乾隆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凤爪?!"乾隆几乎要拍案而起。凤乃皇后象征,这小小饭馆竟敢如此放肆!他握筷子的手微微发抖,眼中怒火中烧。

李德全察觉不对,赶紧上前低声劝道:"主子息怒,民间俚语,不必当真..."

乾隆深吸一口气,想起自己现在是平民身份,若暴露了皇帝身份,不仅此行目的泡汤,还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强忍怒气,对小跑堂说:"这道菜我不要了,退掉。"

"啊?"小跑堂瞪大眼睛,"客官,菜都上来了,怎么能退呢?"

"我说退就退!"乾隆声音提高了几分,引得邻桌食客纷纷侧目。

"这位客官,"小跑堂也来了脾气,"我们松鹤楼开了三十年,还没见过点了菜又要退的。您要是不合口味,我们可以重做,但退菜可不行!"

"放肆!"乾隆终于忍不住了,"你知道我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您是谁啊?"小跑堂叉着腰,毫不退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讲理不是?"

"就是就是,"一个提着鸟笼的老头也帮腔,"'全家福'多好的菜啊,不吃可惜了。"

乾隆被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面红耳赤。他贵为天子,何曾受过这等气?但眼下势单力薄,又不能亮明身份,真是进退两难。

"好,很好!"乾隆咬牙切齿地站起身,从钱袋里掏出一块碎银子拍在桌上,"不用找了!"说完转身就要下楼。

小跑堂拿起银子掂了掂,立刻眉开眼笑:"多谢客官赏赐!欢迎下次再来啊!"

乾隆气得七窍生烟,头也不回地冲下楼去。李德全和王志忠赶紧跟上,三人匆匆离开了松鹤楼。

走到街上,乾隆仍愤愤不平:"岂有此理!竟敢用'龙''凤'之名入菜,简直是...是..."

"主子息怒,"李德全小心翼翼地说,"民间百姓不懂这些忌讳,也是无心之过。"

乾隆冷哼一声:"回宫后,朕定要——"话未说完,他突然停住脚步,若有所思。

"主子?"王志忠试探地叫了一声。

乾隆忽然笑了:"罢了罢了,是朕——是我太较真了。民间自有民间的乐趣,何必以宫中规矩苛责?"说着,他回头望了一眼松鹤楼热闹的门面,摇摇头,"不过那'全家福'确实美味..."

三日后,乾隆结束苏州之行回到行宫。令他没想到的是,松鹤楼的故事已经在苏州城传开了。

"听说了吗?前几日有个北方来的大官,在松鹤楼吃'全家福',听说菜里有'乌龙肉'和'凤爪',气得脸都绿了!"

"哈哈,后来才知道,那人竟是当今圣上!"

"真的假的?皇上微服私访?"

"千真万确!我表哥在衙门当差,亲眼看见皇上回行宫的仪仗!"

消息越传越广,松鹤楼一下子名声大噪。好奇的人们蜂拥而至,都想尝尝让皇帝"龙颜大怒"的"全家福"。店里的生意比从前更加红火,掌柜的乐得合不拢嘴,特意请人重新写了招牌,还在门口挂上了"御赐名菜"的幌子——当然,这"御赐"是他自己加的。

一个月后,苏州知府接到圣旨,命松鹤楼掌柜进宫觐见。掌柜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自己大祸临头。谁知到了金銮殿上,乾隆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并亲笔题写了"松鹤延年"的匾额。

"你那'全家福',确实名不虚传。"乾隆笑着说,"不过那'乌龙肉'和'凤爪'的名字,还是改改吧。"

掌柜连连叩头:"草民遵旨!从今往后,青鱼片就叫'

青云片

',鸡爪子就叫'如意爪'!"

乾隆满意地点点头:"甚好。记住,菜名可以改,味道可不能变。"

从此,松鹤楼的"全家福"成了苏州城最负盛名的菜肴。而那日乾隆在店中吃瘪的故事,也被人们添油加醋,传为笑谈。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