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分家奇案

6 梦入江南烟雨醉红尘 12小时前 49次点击

明朝永乐年间,北京香河县有个大富翁姓倪,名守谦,字益之。他自幼精明能干,早年做药材生意起家,后经营田产、当铺,累积下万贯家财,良田千顷,商铺百间,堪称当地首富。倪守谦五十岁时,嫡妻陈氏病故,留下一个儿子,取名倪善继,已满十八岁,生得身材粗壮,性情刚烈,颇通商贾之道。

倪守谦续弦娶了梅氏为妾,梅氏比他小二十余岁,生得温婉贤淑,三年后生下一子,取名倪善述,乳名瑞哥,乖巧伶俐。倪守谦老来得子,对梅氏母子格外疼爱,常叹道:“善继虽是我亲生,但已成年立业;善述年幼,梅氏又柔弱,我若去了,他们如何立足?”

倪守谦六十岁后,身体渐衰,便开始思虑家业分配。他深知长子善继性格霸道,若让善继独吞家业,梅氏母子必受欺凌;但若平分家产,善继必不甘心,日后必生祸端。思来想去,他心生一计——表面上将家业尽数交给善继,暗中却为梅氏母子留了后路。

这日,倪守谦将善继唤至书房,指着账本道:“你已成年,生意场上也历练多年,我决定将家中田产、店铺、银两尽数交与你掌管。你为人稳重,必能守住这份家业。”善继大喜,跪地叩谢:“爹爹放心,儿子定当尽心竭力,不负所托!”

倪守谦又唤来梅氏,从床头暗格取出一幅立轴古画,画中绘的是一幅《

行乐图

》:一位老者(倪守谦自画像)坐于松树下,身旁立着一个小童(暗指倪善述),远处山峦叠翠,题款“倪守谦七十岁自贺”。他轻抚画轴,对梅氏道:“这幅画是我亲手所绘,你与善述收好。他日若遇难处,可凭此画寻一条生路。”梅氏不解其意,接过

画轴

小心收好。

不久,倪守谦病重。临终前,他拉着善继的手道:“家业已交与你,切莫苛待你弟弟善述。梅氏虽是妾室,亦是家中长辈,你当以礼相待。”又转头对梅氏道:“善述年幼,你且忍耐,老天有眼,自有公道。”言罢,溘然长逝,享年六十二岁。

倪守谦死后,善继顺理成章地接管了全部家业。他虽表面应承父亲“善待幼弟”的嘱托,内心却早存芥蒂——自己辛苦帮父亲打理生意多年,如今却要与襁褓中的弟弟分家,心中极是不甘。

梅氏带着三岁的善述,住在后院偏房。善继先是削减了她们母子的日常用度,原本每日三餐的荤腥改为粗茶淡饭,冬日的棉衣也只给最薄的布匹。梅氏不敢多言,只盼着儿子快快长大。

转眼十年过去,善述已长成十二岁的少年,生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他常听母亲提起父亲的画轴,便问:“娘亲,爹爹留下的那幅画,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梅氏叹道:“你爹爹临终前说,若我们有难处,此画或有用处。我这些年一直收着,却未敢轻易示人。”

善继得知家中有画轴,心中起疑。他借口探望母亲,闯入后院,向梅氏讨要画轴:“大哥掌管家业,家中物件皆有账目。这幅画既是我爹爹留下的,也该交由我保管!”梅氏护住画轴:“这是你爹爹临终给我的,与你无关!”善继大怒,一把夺过画轴,撕开外层锦缎,只见画中老者慈祥,小童憨态可掬,却未发现异常。他冷笑一声:“不过是一幅普通画作!娘亲莫要拿此唬我!”说罢将画轴掷于地上,扬长而去。

梅氏心疼画轴被辱,却无力阻拦。夜里,她独自擦拭画轴,忽然发现画轴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她用力一抠,竟将画轴的木壳轻轻撬开——里面竟藏着一封泛黄的信笺!

梅氏颤抖着手展开信笺,只见上面是倪守谦亲笔所写:

“吾儿善继:汝为人刚强,善理家业,然性贪且妒。梅氏柔弱,善述年幼,若吾死后家业平分,汝必不容。故吾表面将全部家业付汝,实为避祸。今于画轴夹层藏此遗嘱:家中田产十之八九归汝,唯城南良田三十顷、当铺两间、银两三千两,留与善述。待善述年满十六,凭此信取之。若善继不从,可诉于官府,内有吾生前好友、县学教谕徐公为证。

另:吾观善述天资聪颖,他日必成大器。梅氏切记,忍一时风平浪静,勿与善继争锋,待时机成熟,自有公道。

父 倪守谦 绝笔”

梅氏捧信痛哭:“老天有眼!老爷早有安排!”她将信与画轴一同藏于床底暗箱,叮嘱善述:“你且勤读诗书,待十六岁后,凭此信取回属于你的家业。”

善继虽抢走了画轴外壳,却不知夹层遗嘱之事。但他生性多疑,见母亲与弟弟近来神色有异,暗中派仆人监视。数月后,他终于从仆人口中得知“画轴夹层有信”的消息,顿时暴跳如雷:“好个妇人!竟敢藏私!”当即带人闯入后院,翻箱倒柜搜寻信笺。

梅氏早有防备,将信藏在灶台灰堆下的陶罐中。善继搜遍卧室无果,怒砸家具,威胁道:“若让我找到那封信,定将你们母子赶出家门!”梅氏抱着善述躲在柴房,泪如雨下:“这恶贼!若被他找到信,善述的家业就没了!”

梅氏日夜忧思,终于病倒。善述跪在母亲床前:“娘亲,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如去县衙告状,让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梅氏摇头:“善继势大,县令未必敢得罪他。”正焦急间,忽听邻里传言:“新任县尹滕大尹,断案如神,连多年积案都能查明!”

梅氏咬牙支撑病体,带着善述和藏在陶罐中的遗嘱信,前往县衙击鼓鸣冤。滕大尹升堂后,见梅氏衣衫褴褛,善述面黄肌瘦,而被告席上的善继衣着华丽,气势嚣张,心中已生疑窦。

善继抢先禀道:“大人!我爹爹生前已将全部家业交与我掌管,此乃众目睽睽之事!这妇人(指梅氏)与幼弟(指善述)妄图分我家产,实属无理取闹!”

梅氏叩首哭诉:“大人明鉴!先夫临终前将一幅画轴交与我,内藏遗嘱,言明城南田产三十顷、当铺两间、银两三千两归我儿善述!如今被恶兄抢夺,还请大人做主!”

滕大尹命人取来画轴(已被善继重新装裱,但夹层已空)。他展开画轴端详,忽然“咦”了一声,指着画中老者道:“此画绘的是倪老先生自贺图,画中老者坐于松下,小童侍立,看似寻常,却有蹊跷!”

他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本官昨夜梦见倪老先生托梦,说画轴夹层藏有遗嘱,关乎他幼子的生计!可如今夹层已空,莫非被谁调换?”善继心中一惊,强装镇定:“大人莫信鬼神之说!画轴本就如此,何来遗嘱?”

滕大尹不慌不忙,忽然高声道:“倪老先生!您若有灵,显显神通!让本官寻回遗嘱!”说着,他猛地拍了一下

惊堂木

,又对着画轴拱手道:“老先生放心,下官定会为令郎讨回公道!”

围观百姓正疑惑间,滕大尹忽然指着画轴上一处极小的裂缝道:“此画轴木壳松动,夹层必在此处!本官当年曾见过倪老先生亲手装裱此画,他说‘夹层藏重要之物,需后人机缘开启’!”说罢,命人取来细锥,轻轻挑开画轴木壳——果然,里面藏着一封完好无损的信笺!

滕大尹展开信笺,高声宣读遗嘱内容。善继听得脸色煞白,扑通跪地:“大人!这……这定是伪造!”

滕大尹冷笑:“伪造?信笺上有倪老先生亲笔签名,墨迹未干时按有指印(古代验指印为常见手段),且有县学教谕徐公可为证人!徐公何在?”

原来,滕大尹早派人请来了徐教谕。徐公上堂作证:“确有此事!当年倪老先生曾私下对我说,恐长子善继不容幼子,故留遗嘱藏于画中。”

善继见证据确凿,瘫倒在地。滕大尹宣判:“倪善继霸占家业,隐匿遗嘱,本当重罚!念其接管家业多年,亦有辛劳,今判城南良田三十顷、当铺两间、银两三千两归倪善述所有;其余家业仍归倪善继。另,倪善继须每月供给梅氏米粮十斗,不得苛待!”

梅氏与善述叩首谢恩:“大老爷明镜高悬!救我母子性命!”

自此,梅氏母子得了应得的家产,善述专心读书,后考中秀才,家道中兴;善继虽失了部分产业,却也保住了大半家业,不敢再欺凌庶母幼弟。百姓们议论纷纷:“滕大尹真乃神人!连鬼魂托梦都能断明!”实则滕大尹借“鬼神”之名,实为洞察人心——他早看出善继心虚,故意设局引其露馅,既成全了公道,又避免了豪强闹事。

共 2 条评论
一朵奇葩 11小时前
0 
怎么感觉这叙述风格颇有DS的味道?
梦入江南烟雨醉红尘 [楼主] 11小时前
0 
公众号 民​间​故​事​汇​大​全​ 1​ 小​时​前​ 按钮 民间故事:分家奇案 按钮 我说过很多次了,我的基本上是转发而来,我是搬运工。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

作者
我是搬运工,专搬好故事, 人间百态全收录,酸甜苦辣都不迟。 悲欢离合道不尽,喜怒哀乐藏字里, 若是听得还合意,关注点赞多鼓励! 指尖一点心意到,支持咱就常相聚, 下次再把新篇递,陪你看遍世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