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0年:宋代如何走出五代阴影?(上)

5 翩若惊鸿 3周前 42次点击

楔子

你好,我是罗振宇。欢迎来到《文明之旅》节目。

这个节目的特点,是一期节目对应讲历史上的一年。这是第一期节目,我们就从公元1000年开始。

公元1000年,全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那个词儿可能比较合适:“黎明前的黑暗”。

黑暗是这个时期的文明底色。

不信,你可以打开世界地图从西往东看:

西罗马帝国已经崩溃了五百多年,欧洲正处于所谓“黑暗的中世纪”。

再往东,一度很强大的阿拉伯帝国,这个时候也陷入了分裂。

再往东,因为当时中国的北宋没有控制河西走廊,所以,丝绸之路,也就是东西方的贸易也陷入了低谷。

你看,当时的整个人类文明的中心地带欧亚大陆,真是“脱钩断链”,一片支离破碎。

但是,请注意,我刚才用的词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欧洲,虽然说是“黑暗的中世纪”,但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已经潜滋暗长,正在酝酿一次文明大喷发。

再过100年左右,十字军东征就开始了。伊斯兰文明和欧洲文明之间,既剧烈碰撞,也剧烈交流。东西文化融汇很快将达到一个新高潮。

中国这边的宋朝呢?虽然国势不如汉唐,但是经过40年的艰难爬坡,宋朝马上就要大放异彩。

咱们不说什么人口、GDP什么的抽象数字,我就说一个宋朝的细节,你感受一下。

八年前,公元992年,宋朝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到都城汴梁参加考试的考生有多少人?一万七千多人。

你就想,一万七千多人,加上他们的随员,我们保守算,三四万人,同时涌进一个城市。衣食住行的需求,即使放在今天,很多城市也搞不定。但当年的东京汴梁居然能接得住。

你再想,这一万七千人,是从全国各地来的。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上两个随从,居然就可以这么长途旅行。他们居然就敢走,居然就能到,居然就没有盗匪沿路抢劫,居然在路上能有吃有住有服务。

在那么广大的区域内,能有这样的治安和商业服务的水平,这是当时的欧洲人想也不敢想的。

所以,讲公元1000年,我们就从中国入手讲起。

公元1000年,在中国,是大宋咸平三年,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在位。

这一年,要说大事,大概有两件。

一件发生在北边,宋朝正在和辽国打仗。这场仗是从去年,也就是公元999年的冬天开始的,一年打下来,是互有胜负。当然,双方真正的大决战,要到5年后,直到打出来一个“澶渊之盟”才告一段落。所以这里我们就按下不表。

第二件事发生在西边,是兵变,四川的“王均之乱”。这场乱子也不小,好在当年也就平定了。它的原因和后果,因为牵涉到中国王朝政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放在明年再讲。

这一年,我们聚焦到一件小事上:这一年四月初五,老宰相吕端去世了。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吕端这个人不算什么大人物。但是在当时的大宋朝,吕端不仅是朝廷里的重臣,而且他身上还有一个时代标志性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带着这个问题,咱们一起穿越回1000年。

到底谁要换皇帝?

公元1000年的大宋故事,我们从老宰相吕端去世讲起。

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能向你传达一个感受——每一代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时代里,他还生活在上一个时代的阴影里。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吕端吕大人。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具体说,就是今天北京附近的河北廊坊人。他在历史上获得过一个著名的称号,叫“大事不糊涂”。这是有典故的。上一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要提拔他当宰相,有人提醒说,怕是不行吧?吕端这个人啊,胡里八涂的啊。

太宗说,哎,不然,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来,说一个人“大事不糊涂”,这个典故就出在吕端身上。

吕端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任宰相,也是宋真宗的第一任宰相。你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权力交接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前两年,他身体就不行了,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来,回家养病。

皇帝也去家里探望过两次,但吕端毕竟65岁了,还是没熬过这一年的四月份。他去世之后,真宗皇帝派身边的宦官去照顾丧事,给他本人追封了三公之一的司空,还给他的四个儿子都升了官。

请注意,这不只是皇帝礼遇老臣。真宗皇帝和吕端之间,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君臣感情。

在皇权时代,一个大臣能立下的最大的功劳叫什么?叫“定策之功”,也就是拥立皇帝的功劳。对,吕端就有这种功劳,说白了,没有他老人家,就没有真宗的这个皇位。下面我们就多花点时间来讲讲这个故事。

那是三年前,公元997年,大宋至道三年的三月二十九,宋太宗赵光义驾崩。那然后会怎么办?按说皇帝驾崩,太子继位,这是正常程序,照章执行就行了。

但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变数:有人要搞政变。他们要废去太子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另立赵恒的大哥,赵元佐当皇帝。

那是谁要这么干呢?卷入阴谋的大概是这么几个人:

第一个关键人物,是太宗的皇后李皇后。太宗一死,这个时候应该叫李太后了。

第二个关键人物,是太宗时代最有权势的太监,王继恩。

此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李昌龄,还有一个是知制诰胡旦。

你一听就知道,这几个人来头太大了。太宗皇帝一死,能够左右朝局的人,基本都在这个名单里面。从做决定的,到跑腿的,从有能力写文件的,到有权力发文件的,全齐了啊。

他们为什么要换太子,我们一会儿再说。现在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换皇帝的密谋已经成型了,只需要当朝宰相吕端点头,这事就办成了。

三月二十九日,太宗皇帝前脚一咽气,后脚这些人就开始办事。

他们先是派大宦官王继恩去中书省,就是宰相办公的地方,去把吕端叫过来。只要吕端一来,几个人把他往当中一夹,你想想看吕端面临的是个什么局面?

我们再来看这几个角色:

李太后是皇家的代表,太宗一死,皇族里面就她最有权威,相当于红楼梦里的贾母、老祖宗。

参知政事李昌龄是副宰相,负责中央政府的日常政务。

那文件谁写呢?“知制诰”胡旦,他是政事堂的一等秘书。新皇即位需要先帝遗诏。先帝遗诏,太后可以假称,知制诰可以起草。

再加上内廷的大宦官王继恩沟通内外。

别忘了,李太后背后,隐隐的还有一支力量,她的娘家哥哥李继隆,是当时的禁军统帅。

你看,这出戏,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还配得挺齐整的吧?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全包围,就缺当朝宰相吕端点个头了。

如果吕端来了,几个人把他一围,把换皇上的决定这么一讲,几个唱红脸几个唱白脸,有的威胁有的利诱,这等于是一桌子菜都上齐了,就等吕端说一句,好,算我一个,I am in,那带上双筷子来就能上桌吃饭,拥立新皇帝的功劳就大家有份了。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感觉吕端也很难扛得住。

但是,别忘了当年宋太宗活着的时候送给吕端的那个称号,说他“大事不糊涂”。他不糊涂就不糊涂在,他没让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前面不是说,大宦官王继恩来中书省的办公室请吕端过去吗?吕端估计感觉到一点什么不对头,就对王继恩说:哎呀,我跟你去,但是有一份重要的文件在后面的档案库里,你帮我去找出来,咱们带着一块去。

王继恩前脚一进图书库房,吕端就咔吧一下,一把大锁给库房上了锁。招呼左右: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他出来。然后三步并做两步就去找李太后。

这个时候吕端面对局面就相对简单了,就是李太后一个人。太后嘛,昨天还是皇后,现在老公刚刚去世,心情悲恸,平时也没有什么政治经验,这就比较好办了。吕端讲的道理很简单,两条:

第一,先帝为什么要立太子?不就是为今天这个情况吗?不用临时再争论了嘛,事先已经定好了嘛。

第二,先帝,也就是你老公,刚刚去世,咱们好意思违背他的愿意吗?

这两条道理一摆,李太后就不说话了。太后态度一软化,正好太子赵恒这时候也赶到了,吕端马上张罗,来,一分钟也别耽误,现在就举行登基仪式。搞仪式,再简单也得换身衣服。按说,赵恒衣服一换,往当中一坐,宰相带着大臣磕一个头,喊一声万岁,这君臣的名分就定了。

但是吕端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不慌不慌,待老臣上前看看。万一刚才换衣服的时候,顺便把人也换了呢?吕端走上台阶,掀开帘子,看了看坐在御座上的人果然是赵恒,这才退下来,正式走流程。真宗赵恒这才有惊无险地当上了皇帝。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过去讲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说明吕端这个人为人有担当,“大事不糊涂”。但是我今天请你琢磨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呢?

有。两个地方很奇怪。

先说第一个奇怪的地方:他们为什么要发动政变?他们到底图什么?

皇帝为什么要年纪大的?

刚才讲了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地方特别奇怪。

先说第一个奇怪的地方:他们为什么要换太子、换皇帝?他们到底图什么?

一般来说,搞政变,要么是两派斗得激烈,有你没我,一派的人要先下手为强,比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要么是某些人要实现巨大的利益,要拿到一场拥立之功,泼天富贵,比如明朝的“夺门之变”。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在皇权时代,臣下合谋要换皇帝,这都是大逆不道的罪过,都是要冒巨大风险的。

而今天我们讲的这次政变,好像都不符合这些情况。

你要说阵营对垒,一方先下手为强吧,当时的几个皇子谈不上什么阵营,宋真宗赵恒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已经两年多了,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你要是说,发动政变有什么巨大利益吧,好像也谈不上。

李太后,这是政变集团里地位最高的人。通常,太后带头换太子,都是为了换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当时不管真宗赵恒也好,还是他大哥赵元佐也罢,李太后都不是生母,犯不上拼死一搏。

再来看其他几个人。王继恩是个宦官,伺候过太祖、太宗,已经是后宫里面最受宠信的、地位最高的宦官了。拥立了新皇帝,你不还是个宦官吗?

参知政事李昌龄,上一年刚刚提拔上来,是副宰相,拥立了新皇帝,顶多也就是进步半格,当正宰相,不走这步险棋,熬一熬应该也有机会。你一个文臣,冒着抄家灭门的风险,掺和这种事干嘛呢?

奇怪吧?风险这么大,收益这么小的政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你看看当时李太后是怎么说的。她对吕端说了这么几句话:

“宫车已晏驾”——太宗已经去世了;

“立嗣以长,顺也”——立皇帝就应该立岁数大的,这比较合乎常情。

“今将如何?”——你看这事该怎么办?

哦,只是因为太子岁数小一些,要换一个年岁大点儿的人当皇帝?

就这?!就这理由?这就能把朝廷已经正式册封的太子推翻?不至于的吧?还能说服那么多人一起参与?你看,奇怪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只看这一年的情况,甚至不能只看宋朝初年的情况。要把视野拉开到上百年,才能理解这个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这么想、这么做。

我们现在是在公元1000年,北宋初年。那此前是那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五代十国啊。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一共才53年。

就这么一点时间,光北方中原地带,就换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历史上又称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其中,最长的朝代是后梁,16年。最短的后汉,只有3年。

更惊人的数字是:仅仅53年,就有14个皇帝。其中在皇位上正常死亡的,只有5个人。剩下的,要么被废,要么死于非命。皇帝都如此,老百姓就不用说了。

可能我仅仅把这些数字说出来,你可能就已经能够闻到那个时代的血腥味了。那是一个尸山血海的恐怖乱世。

而我们今天这个故事里的主要角色,王继恩、吕端,都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他们的政治观念,是在那个时代形成的,他们的行动方式,也是在那个时代学到的,他们对损失的恐惧,对危险的感知,也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的深刻影响。

他们虽然生活在宋朝建国之后四十年,但是本质上,他们仍然是生活在五代阴影下的一拨人。

在他们看来,现在是哪个朝代?当然是宋朝。但是我们可以接着追问,是哪个宋朝?是我们后人讲的“唐宋元明清”的那个宋朝吗?不是啊。

在这批人的感受中,这是五代之后的第六代啊,是“梁唐晋汉周宋”的宋朝啊!他们的太祖赵匡胤是怎么上台的,他们心里还不明白吗?那是典型的五代剧情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位上台的啊。

他们怕的,是大宋朝一个闪失,历史再度重演。

这就像一部电视剧,里面的所有角色,动不动就死于非命,没有哪个是活过第四集的。你大宋,现在是第三个皇帝上台,算是活到第三集了,但是观众心里清楚啊,这个破剧就是这么个风格,按照惯性,主角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怎么知道这个角色就能活过第四集呢?

我们今天觉得,老皇帝驾崩,把皇位传给事先定好的太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程序。但是,如果你活在当时,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为啥?因为过去一百年,都没有这件事了。从唐代晚期开始,政权就没有什么正常交接了。你是老皇上定的太子,你就是下一任皇帝?凭什么?

五代时期留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政治经验,就是不能把权力交给一个年轻的,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在军队中没有基本班底的接班人。

比如说,后梁太祖朱温,病重的时候实在放心不下,就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我要是死了,这些儿子都不是敌人的对手,我怕是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了。

说着说着就动了感情,“因哽咽,绝而复苏”。死过去,又不甘心,又哭着苏醒过来,对亲儿子是真不放心啊。

结果朱温居然想要传给自己的一个养子,而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儿子。亲儿子不服气,杀了朱温篡位,但结果也确实如朱温所料,后梁真的在他亲儿子的手里亡国,子孙后代全部被杀。

你看,在这个问题上,朱温其实是个明白人。他明白,在现在这个乱世,皇帝传位,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保证王朝的存续,至于是不是自己的亲儿子,那反倒在其次了。

整个五代时期,53年,一共14个皇帝,正常的父死子继,父亲传位给儿子的,一共也就三个人:后唐闵帝李从厚、后汉隐帝刘承祐,结果怎么样呢?这俩都是20岁那年被人杀死的。更小的一个是后周恭帝柴宗训,7岁当皇帝,很快就被宋太祖赵匡胤夺了江山。

虽然没有死于非命吧,但是巧了,和前面那两个一样,也是20岁死的。

你看,传位给没有武力的亲儿子,符合法理,符合人情,但是可惜,就是不符合现实。一旦这样做了,成功概率也太低了:零啊!这个买卖做不得!这就是五代时期留下来的政治经验。

到了宋朝的时候,这个政治经验还是在的。前面说过,当时没有人知道,宋朝是不是这个五代故事的续集,要凑个第六代。宋朝初年那一代人,都生活在这个恐惧之中。

宋史上不还有一桩公案,叫“金匮之盟”吗?话说宋太祖、宋太宗的生母杜太后在临死前,把赵匡胤叫来,问他,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得的吗?赵匡胤说,那当然是祖宗积德。

太后说,少来这套,是因为你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如果周世宗的继承人是个年长的人,你哪有今天?所以啊,你将来死后,要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你答应不答应。你答应了,就写个字据,放在一个金柜子里存着。这叫“金匮之盟”。

后来,宋太宗继位的时候,就有传说了,说他是害死哥哥,自己篡的位。所谓“烛影斧声”嘛。这个传说,很难辨别真假。

但是,按照正常的政治理性,宋太祖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儿子赵德昭25岁,赵德芳17岁,是让这两个毫无政治和军事经验的儿子继承,还是让这个时候既有军队班底也有政治经验的赵光义继承?

站在五代的政治逻辑里,恐怕后者才是一个理性选择。

好了,明白了上面讲的这些时代背景,我们再回到宋真宗继位的时候,我们就能理解李太后对吕端说的那句话了:“立嗣以长,顺也”。找一个年纪大一点的,更有经验的,更镇得住场子的新君主,更能保证朝代的延续啊。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