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翩若惊鸿 9个月前 411次点击
楔子
你好。这里是《文明之旅》节目。欢迎你,穿越到公元1003年。
今年,在中国是大宋咸平六年,宋真宗在位。
读完这一年的宋朝史料,我有一个感受:如果历史背后真有一位操控者,你真不知道,他到底是一个喜欢躲猫猫的小孩,还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老人。至少在1003年这一年,这两种性格都有所体现。
比如你看西北方向:宋朝把灵州丢给了西夏之后,非常紧张,在今天宁夏固原、甘肃庆阳一带设置新的防线。就怕西夏的李继迁打过来。但是没想到,李继迁不仅没有打,而且去打更西边的吐蕃部落了,而且过程中就死了。
但是,宋朝这边并不知道,所以还在严防死守。你说,这是不是历史在躲猫猫?
但也是在这一年,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出生了。当时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家伙在30多年后,创立了西夏帝国,给宋朝、辽朝都带来了天大的麻烦。历史的下一手布局,就在今年开始了。你说,历史是不是一位深谋远虑的老人?
再来看正北方向:宋、辽双方军队在望都,就是今天保定的西南那个地方,打了一仗。宋朝输了。宋朝当时收到的消息是,将领王继忠战死。这个王继忠,不是一般人,从小就跟着宋真宗,算是皇帝的自己人,所以真宗皇帝非常悲伤,还追赠了他一个很高的官衔。
但其实呢,王继忠并没有死,是被辽军俘虏了。你说,这是不是在躲猫猫?但是,王继忠的故事并没有完。到明年的澶渊之战期间,他会借着跟真宗之间的这层亲密关系,成为宋、辽两国之间和谈的关键人物。你说,历史是不是又在对未来布局?
想想我们今天,现实给我们的每一个信号,都有可能是虚晃一枪,也都有可能饱含深意。
好,具体到公元1003年,我们说一个什么话题呢?
咱们今天来说一个人吧:当朝宰相李沆。
本来,这个阶段的大宋朝廷上有三个宰相。但是,去年向敏中罢相;这一年的九月,吕蒙正也因为年老多病罢相。所以,1003年的九月份之后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宰相只剩下李沆一个人。而明年,也就是1004年,李沆就去世了。再不说李沆这个人,咱们就没机会说了。
当然,重要的不只是这个人,而是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很罕见的政治主张。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算是灵光一现。而李沆一死,就很少再有人大胆地、公开地、透彻地把这个主张讲出来了。所以,今年,咱们必须说说李沆。
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主张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咱们一起穿越回公元1003年。
李沆为什么是“圣相”?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李沆这个人吧。他是洺州肥乡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人。
980年,宋太宗的时候,他中了进士。然后在官场上一路顺风,当到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这个过程中,宋太宗当然一直在侧面观察,觉得这人不错,995年,给他派了一个重要的任务,去当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的老师。
在皇权时代,给太子派师傅,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任命。
你就想一个今天的人:自己交的朋友可以三教九流,但是再看看身边的这些朋友,有几个你是愿意让你的孩子受到他的全面影响的?你会发现,没有几个。皇家为太子选师傅,也是这么难。所以,李沆这项任命,意味着他受到了宋太宗比较全面的认可。
而且,这也就基本上算是给他预定了一个宰相职务。等太子当了皇帝,满朝文武都不太熟,不用自己的师傅当宰相,还能是谁呢?对。李沆后来就是走了这条路,真宗即位后,他当了6年的宰相,一直到他58岁,也就是明年1004年七月去世。
李沆的履历我们说完了,但是我猜,你对这个名字应该还是不太熟。那如果我要告诉你,李沆在历史有一个称呼,叫“圣相”,圣贤的“圣”,你可能就更奇怪了。
在中国,称得上“圣”的人,那肯定在本行里的成就是登峰造极的。比如“文圣”孔子、“兵圣”孙武、“书圣”王羲之、“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武圣”是谁?这个有争议。有人说是姜子牙,有人说是关羽,有人说是岳飞,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响当当的名人吧?
那我们再来看这个“圣相”李沆,如果不是专业研究者或者宋史爱好者,可能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过。按说,中国古代的名相多了去了:西汉的萧何、陈平,三国的诸葛亮,前秦的王猛,唐朝的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宋代,前有赵普,后有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哪个不比李沆名气大?怎么轮得到他来当这个“圣相”呢?
那是不是因为他是宰相,被同代人的的马屁精吹捧呢?
也不是。第一个给出这个名号的人叫王旦。他做过李沆的副手,后来又做了十多年宰相。作为前同事,王旦一开始对李沆的一些政治见解很不以为然,但是时间越久,他就发现李沆越高明,所以他慨叹说,李沆真是一个圣人,朝廷内外也就开始尊称李沆为“圣相”了。
请注意,这件事发生在李沆去世很多年以后,基本所以不存在拍马屁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同代人的评价难免言过其实,那就再看一位:600多年后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这本《宋论》里,对李沆的评价也是高得吓人。他说,李沆的见识远超唐宋时期的姚崇、陆贽、司马光等名相。
看起来,这位李沆确实是“有点东西”。
可是你要是看史料,这位李沆做的事儿,也不过就是一些什么为政清廉,直言敢谏之类的事:拿着儒家的道德原则,跟自己过不去,跟皇帝不见外。
比如,真宗想封后宫里的刘氏为贵妃,就在一个晚上,派人拿着自己的手诏去找李沆,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李沆看过之后,直接当着使者的面,把皇帝写的这张条子放在蜡烛上给烧了,一边烧一边让使者给真宗带话:“就说我李沆不同意。”
看起来有点胆大包天,但李沆毕竟是真宗的老师,说话做事稍微横一点,好像也正常。这么说吧:这类事不管李沆做过多少,和前朝的魏征比,跟同时代的寇准比,跟稍晚的范仲淹比,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光靠这类事情,李沆是绝对担不起“圣相”这两个字的。
关于李沆的史料其实并不多,通盘看下来,我自己感觉:真正特别的,只有一条言论。这条特别重要,我得给你念一下原文:“居重位实无补,惟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之,此少以报国尔。”我当这个宰相啊,位置很重要,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功劳,我唯一值得一提的贡献是: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员提的建议,兴利除害的那些建议,我是一概置之不理啊。
你没听错,李沆就是这个意思:所有的政策建议,一概不理。这是我最重要的功劳。
什么话嘛!你又不是公园里随便一个倔老头,你是宰相哎!作为一名高级领导者,你听听大家的意见,这不是基本素质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魏征的名言,这话你总该听说过吧?
我们这期节目就是要解解这个谜:李沆为什么这么说?这背后的道理又是什么?
李沆这句话之所以重要,也之所以骇人听闻,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设计的一项关键原则:有权力的人,必须要听取意见、建议,尤其是批评性的建议。
道理似乎也很简单:你有权力,你就可能胡作非为,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议就是权力的刹车片和解毒剂。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战国策》里的,叫《邹忌讽齐王纳谏》。说有一个叫邹忌的人,老关心自己和另外一个徐公谁更美,就问自己的老婆,问自己的小妾,问自家的客人。大家都说,你美,你最美。
结果他后来真的见到了徐公,一看,自己远远不如徐公,于是就有了一个心得:夸我的,都是有求于我的,都是假的。骂我的,才是真对我好的。
然后他就把这个心得对齐王说了。齐王一听,对!有道理!就下命令说:你能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受上赏!书面讲的,受中赏!在外面当众批评我,被我听到的,也有赏!然后据说齐国的政治就搞好了。
这个故事在中国太深入人心了。
中国古代的政治中,真就按照这个道德原则,设计了一个“谏官”制度,就是专门设了一个给君主提意见的职位。这个制度从周朝开始就有,演化到后来。这背后是有一套假设的:假设只要有人狠狠地看住有权者,不用你说话负责任,只要你说话有态度,那就一定能换来一个政治上月白风清的结果。
有人说:你看这个“圣人”的“聖”字(繁体字里),不是有个“耳”吗?圣人之所以是圣人,他就得听着。
唐太宗和魏征,更是靠这套逻辑合演了一幕政治大戏。太宗犯点儿错,魏征批评两句,太宗说“我改”,然后两个人一扭脸看史官,“记下来啊!”一个直言敢谏,一个虚心纳谏,一个千古名臣,一个千古名君,那真是一段相互成就的政治佳话啊。
但是,这套假设对吗?历史上很少有人怀疑。
直到我们今天讲的宋朝宰相李沆,突然冷不丁来了一句:不要给我提建议,提了我也不听。就和银行里贴的防诈骗告示一样,要求大家:“不听、不看、不转账。”关键是,他还把这个当成自己做宰相、报效国家的唯一功劳。
匪夷所思吧?那这背后,有没有点儿什么道理呢?
为什么不要听“建议”?
那李沆为什么不愿听建议呢?我们先听李沆自己的理由。他讲了两个理由:
第一个,他说:“那些刚刚考上进士的人,连怎么坐、怎么站、怎么行礼这种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见了面就大谈自己的功劳,自己的理想,希望我提拔他。什么治理国家,根本没法聊!我如果听他们胡咧咧,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叫笼络人心。哎,不好意思,老夫我做不到。”
第二个理由,他说:“国家的制度,已经创建好了。我要是按照那些提意见的人的想法去做某一件事,那就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那些小人为了往上爬,瞎提意见,根本没考虑到残害老百姓的事。”
李沆给的理由就这两条。一条是,他们不行,提什么意见?一条是,现在就挺好的,提什么意见?
这,是不是听着有一些傲慢、霸道?
但是,过了600多年后,王夫之在《宋论》里,花了很大的篇幅给李沆做补充,他分类归纳了七种提意见的情况,具体的我们就不展开了,总之,他的结论就是:不管提什么建议,不管水平是高是低,不管初衷是好是坏,“凡是给当政者提意见的,说这个好那个坏的,没有一句话值得听。”
哎,这话说得就那么绝对!这话,要不是白纸黑字印在王夫之的书里,我们还以为出自哪个法外狂徒呢。
推荐一篇文章吧:中国社科院的林鹄老师的文章:《变法、党争与士大夫政治》,就详细介绍了王夫之的这套政治理论。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发现:王夫之有他的道理。
其实,如果抽身出来冷静想想,其实这也符合我们的常识。你想,对一个有权力的人提建议,背后往往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比如,末代皇帝溥仪有本回忆录叫《我的前半生》。他在这书里就说:他退位以后,表面上,身边所有人都在关心他,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奏折地给他提建议。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有些人主张一切照旧,因为只有这样,这些人的利益才能保证。比如说前内务府大臣绍英,就还是可以“总管内务府”,这里头多少有油水的;他自己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就可以照旧每年领42480两银子的俸禄。
也有人主张留洋、出国,但是主张的去向又不一样:去过日本的罗振玉主张他去日本,当过驻欧洲公使的黄诰主张他到欧洲。但在溥仪看来,他们都是有图谋的:在他熟悉的地方,中国的前任皇帝在他手里,自己的身价也就高了嘛。就连下面一些小喽啰,也在打类似的主意。
溥仪的六叔载洵有个门客叫吴锡宝,写了个折子,一直劝溥仪用法律和法学家,说怎么怎么符合时代潮流。那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个人自己是个律师。
你看看,下面人给你拍马屁,固然要警惕,但那毕竟是把动机摆在台面上的。而如果反过来,是提建议,那就更要小心,因为那往往是利益经过包装之后的样子。
你可能会说,提建议的人也不见得个个都如此不堪吧?总有那些忠臣义士,完全没有私心的吧?或者,即使有私心,建议本身还是好的吧?
那好,咱们就来设想一种极端情况:有人对我提建议,他的动机绝对善意,建议也绝对正确,那请问有没有用呢?
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比如有人告诉我,为了你好,你应该每天跑步十公里;你别熬夜了,应该早休息;你别刷视频、打游戏了,应该多读书;你少吃点荤腥和主食,应该多吃点蔬菜。
我当然知道他是好意,而且说的都对,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辩论高手黄执中讲过一句话:“你眼里的问题,其实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比如,一个小孩因为打游戏,耽误了学习。我们建议他以后别打了?只要深究一层,我们就会想到:他为什么打游戏呢?可能是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挫败感,他在游戏中才能找到尊严感。所以,直接劝告他别打游戏,这不是解决了他的问题,这是拿掉了他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中国古代政治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基层官员看见了大量不合理想象,那是要求皇帝把这些现象去掉就行的吗?比如,我要是生在明代,我可能会觉得,太监出宫替皇上到处搞银子不合理,锦衣卫不合理,东厂、西厂不合理,但是,我喊破了喉咙,皇帝也不会取消这些机构。
道理很简单,皇帝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那些问题,在没有替代的解决方案之前,我认为不合理的这些现象是不会消失的。
你看,身在局中的人都知道,世界是一个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靠改动一两个点,是无法优化整个网络的。更进一步地说,胡乱地改动现状,带来的可能是更悲剧的结果。将来我们《文明之旅》节目讲到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时候,还会再触及这个话题。
总之,不在我的局中,给我提建议,即使是出于好心,即使说得都对,我通常也只能是礼貌地笑一笑。
过去,我们经常把言论分成:真实的,还是虚假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善意的,还是恶意的?等等。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还可以有一种分类:这个言论是指向自己的,还是指向他人的?
指向自己的言论,比如陈述自己的信息、观点、诉求,争取自己的利益,捍卫自己的立场,这些言论,只要不违法,都是社会的财富。
而指向他人的言论,就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事,这种言论的价值就非常可疑了。
比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如果你在大会上说,我希望大家伙儿畅所欲言,那请问你希望大家讲什么?讲各自部门的发展策略,为自己部门的兄弟,包括为自己争取利益,这肯定都是你应该听、也愿意听的内容。因为,这些都是指向他自己的言论。有些话,你可能听了也未必同意,但这都是你需要掌握的信息。
但是,如果一开会,所有人都站出来,要指导总公司怎么发展,这个说关键是要把食堂抓好,这样大家才能有士气;那个说咱们现在产品不行,要不咱们干直播带货吧?鸡一嘴鸭一嘴,你是不是要抓狂?
有一个关于华为的传说:说有个新员工,刚进公司,就洋洋洒洒,给老板任正非上了一封万言书,里面就提了很多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建议。任正非批示:“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我估计你听到这个故事不以为然,人家不就是提个建议嘛,不至于吧,也是为了企业好嘛。但真当过老板的人,闻听此言,恐怕会心有戚戚焉:不在老板的位置上,不承担那个责任,看不到他的全局,就不可能提得出来靠谱的建议。
对,这就是李沆那段话的意思:不在我的局中的人,不要给我提建议,因为没有价值。
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如果不听建议,那掌权的人还怎么决策呢?一个国家的治理还怎么优化和进步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听听王夫之提出来的方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