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翩若惊鸿 2年前 226次点击
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高考无疑是一座大山,更是人生的分水岭,在高考之后多少人失意又有多少人得意。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付出,希望能够在高考的时候一鸣惊人,成功的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也意味着他们将来的人生路会更加轻松。
对于每一个学子而言,高考无疑和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般,学习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待到金榜题名的时刻,也就是他们命运改变的那一刻。
高考不仅仅是一次区别学生能力的考试,更是人生的第一道大门,只要跨过去就是一个辉煌的明天。我国从隋唐制定了科举考试开始,就有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手段,虽然在近代因为战乱和纷争,导致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荒废了多年,但建国之后高考制度就又一次恢复。
然而在1966年我国取消了高考制度,因为在当时高考并不适合我国的发展。
在那个时代到处可以看到知青下乡的活动,城里长大的孩子接受农村的劳改,体验生活。直到1977年高考的政策才再次发生了改变。
对于广大学子而言1977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这一年停滞了10年的高考终于恢复了。在欢呼雀跃声中他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高考,这一年有500万学生参加了考试,然而录取人数仅仅30万人。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学红一举拿下这一年高考的第一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女状元。
01
高考改变命运
刘学红父亲是一名铁道兵,虽然小时候经常搬家居无定所,但刘学红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一直以来她想要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的想法就没有停止过,然而在1976年高考中断了,没办法不能上大学的刘学红甚至被迫下乡当起了知青。
虽然到了乡下做知青但她从来没有选择怨天尤人,而是积极的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最终在高考恢复的时候她通过村里的推荐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但自己物理系的名额分给了生产队的女儿,因此她的大学梦擦肩而过。但是她始终不放弃,好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刘学红终于等来了枯木逢舂的时候。
在1977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年,她就顺利的考上了大学,并且成为当年的文科第一女状元。
虽然1977年的高考破例在冬天举行,但对于刘学红而言那个冬天却如同春日一般温暖。因为多年没有举行高考,很多人早就放弃了,因此这一年考试的人质量参差不齐,好在高考的题目也不算难,语文分值占比比较重,因此在参加完高考之后她就回家等待结果。
结果出来她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事后才知道她当年语文差一分满分。在后来的采访中刘学红十分坦然的说“感谢高考”,的确如果高考一直不恢复,她将错过更加精彩的人生。
02
45年后的今天
昔日的高考状元现状如何?
当年刘学红选择了相对冷门的新闻专业,她希望能在文学上发挥自己的长处。因此她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并且决定将精力花费到这一门功课中。
大学四年她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在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中国青年报报道。
从记者到主编,默默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着、拼搏着,在中青年她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跟随者时代的发展,让中青年创造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就业资源,为当代的青年人提供了更加健全可靠的网络媒体。
在她的回忆中,依旧能够感受到她真心的感谢,甚至在提起1977年时还忍不住颤抖,她说自己就是当初的幸运儿。
然而每一个幸运的人都是因为坚持的努力和付出才迎来最后收获的机会,因此她不遗余力的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着最大的能力。在2000年更是成功的抓住了互联网腾飞的羽翼,让中青年成为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多元化网站。
此时的她因为能力出众已经成为了中青年的主干力量,在中青年身兼数职,不仅是总经理更是创业研究中心的主任。
现如今的刘学红已经退休安享晚年,但是她的付出和成就始终定格在那里,国家成就了她,她成就了中青年。直到老去她依旧感谢当初的高考,让她拥有了拼搏的机会,而不是留在农村一辈子干农活。
高考无论发展在什么时候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虽然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对于分数十分看重,甚至已经发展成了为了高考而努力模式。但高考依旧是最公平的大考,能够通过高考经榜提名的学生依旧是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只要足够努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时候的大学应该是工农兵大学,含金量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