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挚爱团紫 10小时前 59次点击
哈喽,各位铁友们,大家好!
事先声明
我不是故意要刷帖的哈,我只是不知道这个天坦社区一次性能发多少个帖的字,所以说我才分开发的。
如果管理员看到了也请勿删,谢谢。
Ok,言归正传。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相对音感?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要给大家提一个小小的问题。
你认为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有什么区别?
请在帖子下留下你的答案。
Ok,闲言少叙,下面看正文。
相对音感(Relative Pitch) 是一种通过音程关系和音高相对位置来识别音高的能力,而非依赖对单个音高的绝对记忆。它是音乐感知中最普遍的听觉能力之一,也是音乐学习(尤其是视唱练耳)的核心基础。
一.核心定义:
相对音感的本质是,在已知一个基准音的前提下,通过判断目标音与基准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如大二度、小三度、纯五度等),来确定目标音的音高。
基准音:需要先明确一个已知音高(如钢琴上的中央C),作为判断的起点。
对音与音之间的“距离”(音程)有清晰的听辨能力,例如能听出两个音是“三度”还是“五度”,是“协和”还是“不协和”。
在调式体系中(如大调、小调),能识别不同音级(主音、属音、下属音等)的功能和相对关系。
二.相对音感的特点:
无需记住每个音的固定音高(如A=440Hz),只需通过音程关系推导。例如:已知基准音是C,若听到一个音与C形成“纯五度”关系,即可判断该音为G。
大多数人(非天生具备绝对音感者)均可通过系统训练获得或强化相对音感,这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在特定调式中(如C大调),相对音感能帮助识别每个音的“角色”(如主音、属音),并感知旋律的走向和和声逻辑。
即使乐器音高略有偏差(如钢琴未调准),或在不同调高的乐曲中,相对音感仍能有效工作,因为其核心是音程关系而非绝对频率。
3.如何训练相对音感?
相对音感可通过系统练习逐步提升,这里呢,给一些小建议。
1、 建立音程听辨能力。
单音程听辨:
用钢琴或音叉弹奏两个音,先听基准音,再听目标音,判断两者的音程(如大二度、小三度等)。初期可从协和音程(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开始,逐步过渡到不协和音程(小二度、大七度等)。
音程模唱:
听到音程后,用哼鸣或唱名(如“do-re-mi”)模仿唱出,强化对音程距离的肌肉记忆。
2、音阶与调式训练。
唱音阶:
用固定唱名法(如C大调始终唱do-re-mi-fa-sol-la-ti-do)或首调唱名法(每调主音均唱do)练习音阶,感受各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如主音与属音为纯五度,主音与中音为大三度)。
听辨调式主音:
听一段旋律后,判断其调式(如C大调、a小调),并找出主音(调式中心音)。
3、旋律与和声听写。
短句模唱/听写:
听一段简单旋律(如《小星星》),用唱名模唱或记录音高顺序,重点关注相邻音之间的音程(级进或跳进)。
和声进行分析:
听和弦进行(如C-G-Am-F),判断每个和弦与主和弦的关系(如属和弦、下属和弦),提升对和声功能的感知。
4、借助工具与APP。
利用视唱练耳类APP(如EarMaster、Functional Ear Trainer)进行系统性训练,这些工具会通过游戏化练习逐步提升听音能力。
4.相对音感的实际应用
音乐学习基础
视唱练耳:准确识读乐谱并唱出旋律,是学习任何乐器或声乐的前提。
和声与作曲:
理解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如主-属-主的进行),构建合理的和声逻辑。
即兴演奏与扒谱:
即兴演奏时,通过相对音感快速确定目标调式的音级,搭配和弦进行即兴创作。
扒谱(听记旋律)时,通过音程关系推导音符,无需依赖绝对音高。
音乐表演与协作:
在合奏或合唱中,通过听辨他人的音高来调整自己的音准,确保声部协调。
适应不同调高的乐器(如移调乐器萨克斯、小号),通过相对音感转换谱面音高。
日常音乐感知:
即使非专业学习者,相对音感也能提升对音乐结构的理解,例如辨别旋律的起伏、副歌的调性变化等。
那么你认为你是相对音感吗?
和帖子开头的问题,欢迎大家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
勿喜勿喷哦,谢谢。
上个知识点,什么是绝对音感?
基准音不一般都是国际标准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