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翩若惊鸿 2年前 192次点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有这么一个无双国士,即便早已湮没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却总是为文人墨客、士人学子们念念不忘,奉他上神坛,还不时行吟慨叹: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千百年来,如果说陶渊明的桃花源是文人墨客心中永恒的精神归宿,那这一位无双国士,就绝对是士人学子推崇至极的终生偶像,他,是智慧、忠诚的化身,才兼将相、文武兼备、执法严明、品德高尚
,即便褪下演义中的神化光环,也依旧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一流天才。
他,就是诸葛亮。
我们熟悉他被神化后的“多智而近妖”,而对真实的他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今天,就跟着我去了解诸葛亮的传奇故事吧~
诸 葛 亮 其 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就家世来说,诸葛亮出身算不上显赫,诸葛氏虽是琅琊的望族,但诸葛家只是普通的官吏之家。他3岁丧母、8岁丧父,自幼便与弟弟诸葛均寄人篱下,长于叔父诸葛玄之手,随叔父从豫章到荆州。
生活还算安逸平静,但寄人篱下总归缺少了一些家庭的归属感,这样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让诸葛亮早慧通达、明白事理,也促使了他刻苦研习。16岁时,叔父撒手人寰,年少的诸葛亮便就此隐居隆中。
面对着战火纷飞、群雄割据的局面,英年俊杰诸葛亮在隐居时并非不问世事,他将田间耕作之外的时间,用在提升自我上,在家便博览群籍增长知识,外出便四处游历了解民情,偶尔还寻师访友、交流思想。
虽然诸葛亮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但也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尚未声名在外,一时间并未觅得施展才华的好去处。这么一等,就是14年。
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可谓是一拍即合。不过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未像小说那般,一到刘备集团就肩负重任、在几场大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反而处理的大多都是军事的辅助工作。直到白帝城托孤、出师北伐,诸葛亮的才能才锋芒毕露,对内将蜀国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外面对实力强大的魏国也能常占上风,治国治军都足见其能力。
诸葛亮千百年来都受到来自民间和官方的“破格”推崇,除了他自身才能卓绝、治国治军都一把抓外,很大程度在于他那济世爱民、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尽忠职守的君子品格,还有那忠诚侍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试问哪个朝廷不想要这么一个忠君、勤政和廉政的楷模?故而在诸葛亮以后的历代人臣中,他的地位至今恐怕都无人能超越。
不 是 完 人,胜 似 完 人
虽然大众心目中的诸葛亮,几乎就是一个完人,他无所不能,掐指一算便知前后五百年,天文地理无一不通,“多智而近妖”。初出茅庐,他就能凭借天赋异禀担起兴刘重任、指挥并获得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以一己之力成就蜀国、促成天下三分,简直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可少有人知神圣光环的背后,是一个青年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的过程。
刚到刘备集团的时候,或许是立功心切,或许是对刘备了解不足,也或许是急于融入集团,诸葛亮曾给刘备不尽完美的计策,如劝说刘备攻打刘琮,趁机占领荆州。
当时的荆州正面临着曹操大军的威胁,即便被刘备集团成功占领了,若与曹操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幸好刘备理智还在,以“不忍”为借口及时退走。经此诸葛亮很快就反应过来,意识到了问题,在刘备败走夏口时临危受命,亲赴江东说服孙权联手抗曹,挽救了刘备集团的一次大危机。
诸葛亮另外一个遭后人诟病的大错漏就是在拿下东川后,竟力劝刘备称帝,此时三国力量均衡,正是枪打出头鸟的时候,称帝看似风光,可也风险万分。刘备最终虽未全部接纳诸葛亮的主意,只称了汉中王,却间接促成了孙曹的联合,连锁导致荆州危机的发生。
在荆州面临着孙曹两家的夹击时,诸葛亮却期望一举打击曹操、震慑孙权,建议以攻代守,让刘备下令关羽发兵攻打襄阳。最终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号称“天下之腹”的荆州沦陷,顶梁柱般的名将关羽阵亡,引发后续的一连串失利,导致蜀国损失惨重,几乎颠覆了蜀国的政权!但最后力挽狂澜者,依旧是诸葛亮。刘备病重托孤,接下蜀国军政大权后,诸葛亮又以雷霆手段、超人才能帮助蜀国挺了过来。
正如《三国志》里的那句评语:“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诸葛亮也不是完人,他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确实是短板。其实这也不太能怪诸葛亮智短,毕竟他作出这些决策的时候几乎都可以说是没有可参考的经验,每一次决策都是他的第一次,尤其在早期他大多从事后勤辅助工作的情况下,难得的是他能够有勇气去下命令和承担结果,在失利之时及时反思并力挽狂澜。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能够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一步步提升自己的战略思想和眼光,将短板也变成了长处。这不,在之后的南征北伐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就大放异彩,连对手司马懿也曾赞许:“天下奇才也!”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较大纰漏外,一个真实的诸葛亮其实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比如他时有独断专行,也曾错用马谡,制作过不够成熟的军事计划等等,甚至有学者认为他“以人臣之力行人君之事”导致北伐无功。不过诸葛亮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到尽善尽美,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这一些偶有的失误只会让卧龙先生更加真实,更无损他的光辉形象。
中华文明的韧性,总体现在风雨飘摇之际。翻开历史的书页,危机、磨难、险阻等等字眼,几乎常驻于此,但华夏民族骨血里铭刻着的独特韧性,总会让我们遭遇挫折时从不言败,从不断反思中愈挫愈勇、屡败屡战。即便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面对着压弯了肩膀巨大包袱,诸葛亮依旧能沉着应对,夙兴夜寐,即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要在一次次反思中力挽狂澜,让几乎四面楚歌的蜀国绝处逢生。这种华夏文明刻在骨血里的韧性,这种愈挫愈勇的品格,一辈一辈流传至今,伴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急存亡之秋”。
非 澹 泊 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
汉末三国,群星灿烂,诸葛亮能脱颖而出,不断被后人奉上神坛,除了他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外,最不能忽视的自然是他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君子品格。这就该提到诸葛亮的毕生志向——兴复汉室了。他渴望像管仲、乐毅一样辅佐明主建立不世之功业,复兴汉室永远摆在理想最前面。
为了达成心中所愿,诸葛亮早在入世前就已作出决策。当时的他,尚在隆中隐居,却已根据当下形势分析出天下三分的大势。在这三分中,曹氏集团雄踞北方、实力强大,曹老板还亲发招贤令、给出人才优厚的待遇,诸葛亮如果加入,一功名利禄不在话下,二实现天下一统的机会也大多了;再说孙氏集团盘踞江东,几代经营,积藏深厚,实力不可小觑,诸葛亮如果加入,就更是如虎添翼了,天下一统并非没有机会。
但这两个集团诸葛亮都并未认同,最终选择了看起来实力不济的刘备集团。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满满诚意打动了诸葛亮,而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更让人肯定,毕竟在当时的主流观念看来,汉室就是正统。理想与现实的第一次交锋,诸葛亮毅然选择了理想。理想与现实的第二次交锋,便该是白帝城托孤了。不论刘备是真情或是假意,当时的蜀汉基本上可以说是诸葛亮唾手可得了。
位极人臣,多少人想着再进一步?
可诸葛亮依然没有心动,无论是谁人劝其加九锡、登极位,都不能动摇他内心的想法。这当中,不仅是对汉室的忠诚、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还有他视名利如浮云的品格以及志向的坚定、内心的自律,都不会允许他踏出那一步。
其实淡泊名利之志,在他入仕为官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早在诸葛亮“躬耕于南阳”作为一介布衣之时,便“不求闻达于诸侯”。入仕以后,他更是以身作则,为官节俭,力戒奢华,作为蜀国军政大权的实际执掌人,自己一点儿多余的财产都没有不说,连儿子后人都全靠自给自足,还时常告诫他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在率军南征渡过金沙江,深入到荒凉、贫瘠的南蛮地区时,为了节省粮食,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也节衣缩食,“并日而食”两天吃一天的饭,其俭约自律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国之泱泱,乃由无数国之重器汇聚而成。青年的我们,是未来国之栋梁,也是时候该为肩上的责任付诸行动了。成为国之重器的第一步,无非朝着心中的理想稳步迈进罢了。像诸葛亮,为了实现汉室的复兴,在名利权势的诱惑面前毫不动摇,在北伐失败时毫不气馁,屡败屡战,坚定信念,即便最后功败垂成,他曾努力过、拼搏过,亦激励着后生晚辈奋发并进。如此千锤百炼的人生,才配得起国之重器的声名。
百代楷模的诸葛亮不是完人也不是神人,看似无所不能的他也会偶尔不完美,但真实的他,凭借着那不朽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却永远留存在青史之中,流芳万世。
你们喜欢这一个不完美的诸葛亮吗?是不是很有感触呢?或许,你还知道他的其他事迹?不如一起来到评论区,跟我们分享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