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的白影与未结的冤案

5 梦入江南烟雨醉红尘 1天前 84次点击

实验室的回响

九月的风卷着桂花香钻进化学楼时,林墨正踮脚往三楼的实验室窗里看。玻璃上蒙着层经年累月的白雾,隐约能瞧见里面林立的铁架台,像一排排沉默的墓碑。

“新来的?”身后突然传来的声音吓得她手一抖,刚领的实验手册滑在地上。转身看见个穿白大褂的男生,胸前校徽写着“周明宇,研三”。

“别盯着307看,”周明宇弯腰捡手册时,林墨发现他袖口沾着块洗不掉的暗黄污渍,“这楼里的老东西,比我们辈分都大。”

林墨是化学系的新生,填报志愿时被招生手册上“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的头衔吸引。可真正进了这栋爬满爬山虎的老楼,才发现墙皮剥落处露出的红砖上,总有些暗红色的印记,像干涸的血迹。

“听说三十年前这里出过事?”同寝室的张萌偷偷凑过来,手里捏着张从论坛扒下来的旧照片。泛黄的相纸上,一群穿白大褂的人站在307门口,前排中间的女生笑得灿烂,胸前校徽闪着光。

“别瞎传,”周明宇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脸色比白大褂还白,“那是试剂泄漏,早解决了。”他说话时,林墨注意到他盯着照片里的女生,喉结动了动。

第一次进307做实验是在国庆前。林墨刚戴上橡胶手套,就闻到股奇怪的甜腥味,像烂掉的桃子。通风橱里的冷凝管在轻微晃动,仔细看才发现是固定夹松了,金属表面锈得能刮下粉末。

“老师,这夹子好像不行。”她举手时,讲台前的李教授正对着手机笑得谄媚,“没事没事,凑合用,学校经费紧张。”

实验进行到一半,张萌突然尖叫。她的烧杯炸裂在台面上,淡绿色的液体溅在白大褂上,烧出一个个黑洞。李教授慌忙用抹布去擦,那液体却像有生命般渗进木头里,留下道深褐色的痕迹。

“老毛病了,”周明宇来收拾残局时,眼神扫过那道痕迹,像在看熟人,“这批烧杯是去年从旧货市场淘的,耐腐蚀性差点。”

那晚林墨失眠了。她总觉得窗外有细碎的脚步声,像有人穿着湿鞋在走廊里走。凌晨三点,手机突然震动,是条陌生短信:“看看你的手套。”

她猛地坐起,白天戴过的手套正躺在桌角。指尖处不知何时破了个小洞,边缘凝结着暗红的痂。

第二天307被封了。据说李教授在里面晕倒,送医后诊断为化学灼伤,可他昨天明明没接触试剂。林墨路过时,看见周明宇蹲在门口,用小刀刮着地上的褐色痕迹,刮下来的粉末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进玻璃瓶。

“这楼的地基是用工业废料填的,”周明宇突然开口,声音像生锈的铁片,“三十年前,有个女生发现了这事,想举报,结果在307‘意外’身亡。”

林墨的后背瞬间爬满寒意。她想起那张旧照片,女生胸前的校徽编号,和自己的新生编号一模一样。

当晚,化学楼响起刺耳的警报。307的窗户大开着,白色的雾气裹着甜腥味涌出来。消防队员破门而入时,只看到满地碎裂的玻璃,和墙上用暗红色液体写的字:“该换试剂了”。

警方调查后说是电路老化引起的误报,可林墨在周明宇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沓泛黄的检测报告。上面显示,三十年来,307使用的化学试剂,全是不合格的廉价品,而采购记录上的签名,赫然是现在的校长。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报告末尾附着份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日期,最后一个名字是三十年前那个女生,日期旁边写着“意外”。

“她一直都在,”周明宇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眼睛里布满红血丝,“我师兄去年也‘意外’了,就在这个位置,他发现了名单。”他指向通风橱下的角落,那里的瓷砖比别处颜色深。

林墨突然想起张萌的话,说每次路过307,总觉得里面有人在盯着自己。她还想起李教授晕倒时,手里攥着半块生锈的固定夹,和三十年前事故报告里描述的一模一样。

国庆假期,林墨没回家。她躲在实验室的储藏柜里,看着周明宇将那些检测报告和名单扫描存档。午夜十二点,307的门突然开了道缝,甜腥味顺着门缝钻进来,伴随着玻璃珠落地的声音。

周明宇的手开始发抖,他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瓶,里面装着些灰白色的粉末。“这是她的骨灰,”他声音发颤,“当年被混在废料里,我找了三年才凑齐这些。”

突然,通风橱的玻璃门“哐当”一声碎了。林墨看见道白色的影子飘过去,落在实验台上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

作者
我是搬运工,专搬好故事, 人间百态全收录,酸甜苦辣都不迟。 悲欢离合道不尽,喜怒哀乐藏字里, 若是听得还合意,关注点赞多鼓励! 指尖一点心意到,支持咱就常相聚, 下次再把新篇递,陪你看遍世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