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小tc 2年前 454次点击
细目二:七情内伤要点: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刺激在情志方面的应答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感体验,一般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七情内伤,是指七种引发和诱发疾病的情志活动,突然、强烈或持久不解的七情反应,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导致脏腑气机紊乱,功能失调,或因人体正气虚弱,脏腑精气虚衰,对情志刺激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低下,引发或诱发疾病时,七情则成为致病因素。因病由内生,多导致内伤杂病,故称为“七情内伤”。
二、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对客观事物的应答而产生,五脏精气是产生各种情志活动的内在物质基础。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
即肝在志为怒,
心在志为喜,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忧、悲,
肾在志为恐、惊。
三、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1、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内伤致病,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机失调、气血逆乱而发病。
脏腑气机失调的具体表现,如《素问·举痛论》所说:
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1)、怒则气上:
大怒伤肝,导致肝气疏泄太过,气机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的病机变化。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耳鸣、急躁易怒,甚则呕血或昏厥卒倒等症。
(2)、喜则气缓:
暴喜过度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或心神惮散的病机变化。
临床表现轻者可见心悸失眠、少气无力、精神不能集中等症;
重者可见神志失常、狂乱等症。
(3)、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伤肺,导致肺失宣降以及肺气耗伤的病机变化。
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
(4)、恐则气下:
过度恐惧伤肾,致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二便失禁、遗精、滑精等症。
(5)、惊则气乱:
猝然受惊伤心,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惊悸不安,慌乱失措,甚则神志错乱等症。
(6)、思则气结:
思虑劳神过度伤心脾,导致心神失养,脾气郁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临床可见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2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过激,或持久刺激可直接伤及相应脏腑,影响脏腑功能而产生病理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应该指出的是:虽然情志损伤对脏腑有一定的选择性,但不可拘泥于此。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志,七情皆从心而发,无论何种情志致病,均可影响心神,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因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和气血失调为多见。
3、多发为情志病:
情志病,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或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情志病包括:
(1)、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
(2)、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
(3)、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
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4、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情志波动对病情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有利于疾病康复。良性的或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病情的好转乃至痊愈。
二是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消极悲观的情绪或七情强烈波动,可诱发疾病发作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中医学基础》,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