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小tc 2年前 421次点击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
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如果饮食失宜,可成为病因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发生疾病。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几方面。
由于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失宜,主要损伤脾胃,因而称“饮食内伤”,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饮食不节指饮食量不能节制。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发生。
指摄食不足。如饥而不得食,或有意识地限制饮食,或因脾胃功能虚弱而纳少,
或因情志强烈波动而不思饮食,或不能按时饮食等。长期摄食不足,营养缺乏,气血生化减少,一方面因气血亏虚而脏腑组织失养,功能衰退,全身虚弱;
另一方面又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弱,易感外邪或继发其他疾病。
此外,如果有意抑制食欲,又可发展成厌食等较为顽固的身心疾病。
儿童时期,如果饮食过少可致营养不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指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或中气虚弱而强食,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
轻者饮食积滞不化,以致“积食”内停,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厌食等。
若“积食”停滞日久,还可聚湿、化热、生痰而引起其他病变发生。
长期饮食过量,营养过剩,可发展为消渴、肥胖、心脉痹阻等病变。
小儿喂养过量,易致消化不良,久则可致“疳积”等。
饮食不洁指食用不洁净、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或有毒的食物。
饮食不洁而致的病变以胃肠病为主。
如进食腐败变质食物,则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腹泻或痢疾等;
若进食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则可导致各种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常表现有腹痛时作、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
若进食被疫毒污染的食物,可发生某些传染性疾病;
若进食或误食被毒物污染或有毒的食物,则会发生食物中毒。轻则脘腹疼痛、呕吐腹泻;重则毒气攻心、神志昏迷,甚至导致死亡。
饮食偏嗜指特别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
如饮食偏寒偏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等,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引起疾病发生。
若过分偏嗜寒热饮食,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某些病变。
如偏食生冷寒凉之品,久则易于耗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等症;
若偏嗜辛温燥热饮食,则使肠胃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等症;
若嗜酒成癖,久易聚湿、生痰、化热,甚则变生癥积。
指长期嗜食酸、苦、甘、辛、咸等饮食物,损伤脏腑而为病。
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不可偏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
如果长期嗜好某种性味的食物,就会导致该脏的脏气偏盛,功能活动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
五味偏嗜,不仅可引起本脏功能失调,还可因脏气偏盛,导致脏腑之间平衡关系失调而出现他脏的病理改变。
若偏食某种或某类食物,或厌恶某类食物而不食,或膳食中缺乏某些食物等,久之也可成为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
如癭瘤(碘缺乏)、佝偻(钙、磷代谢障碍)、夜盲(维生素A缺乏)等。
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聚湿生痰、化热,易致肥胖、眩晕、中风、胸痹、消渴等病变。
劳逸结合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可引起疾病的发生。
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又称“形劳”。指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而积劳成疾,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
劳力太过而致病,其病变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度劳力主要伤气,耗伤脏腑精气,导致脏气虚少,功能减退。
由于肺为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故劳力太过尤易耗伤肺脾之气。
常见少气懒言、神疲体倦、喘息汗出等症。
二是过度劳力而致形体损伤,即劳伤筋骨。体力劳动,主要是筋骨、关节、肌肉的运动,如果长时间用力太过,则易致形体组织损伤,久而积劳成疾。
又称“心劳”。指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劳伤心脾,积劳成疾。
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劳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出现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失健运的纳少、腹胀、便溏、消瘦等症。
又称“肾劳”。指房事太过,耗伤肾精、肾气而致病,可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机能减退,或遗精、早泄、阳痿等病证。
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
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如果长期运动减少,气机运行不畅,可导致脾胃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呆滞不振,出现食少、胸闷、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等症。
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过度安逸,或长期卧床,阳气失于振奋,以致脏腑组织功能减退,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等。
故常见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症,或抗邪无力,易感外邪致病。
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可致神气衰弱,常见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等症。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或指触之有形的痰核。
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分析,从而确定其因痰所致;
采用祛痰法进行治疗,能够收到好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之痰。
如眩晕、神昏、癫狂等。
饮的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多停留于人体脏器组织的间隙或疏松部位,
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不同名称。
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若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阳不足、肝失疏泄、三焦水道不利,皆可使水液停滞,导致痰饮内生。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升降运行,外达经络、肌肤、筋骨,内至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痰饮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流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血行。
若流注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症。
若结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
若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
若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则见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
若痰饮停胃,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等;
若痰浊痹阻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等;
若痰与气结于咽喉,则形成梅核气,出现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等。
痰饮为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会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津液代谢。
如痰湿困脾,脾失健运,可致水湿内停;
痰饮阻肺,肺失宣降,可致水液不布;
痰饮停滞下焦,影响肾的蒸化,可致水液停蓄。
因此,痰饮致病能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留于体内,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
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则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而致多种疾病。
如咳喘、眩晕、胸痹、癫痫、中风、痰核、瘰疬、瘿瘤等。
痰的症状表现十分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痰饮停滞于体内,其病变的发展,可伤阳化寒,可郁而化火,可夹风、夹热,可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可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因此,痰饮为病,还具有变化多端,病证错综复杂的特点。
瘀血,指体内血液运行障碍、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
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
由于瘀血失去了正常血液的功能,因而又有“恶血”、“蓄血”、“败血”、“污血”之称。
“瘀血”与“血瘀”的概念不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瘀滞不通的病理变化,属于病机学概念;
而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或加重原有病情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
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包括以下几点:
各种外伤,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等,致使脉管破损而出血,成为离经之血;
或其他原因,如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
以及妇女经行不畅、流产等,
如果所出之血未能排出体外或及时消散,留积于体内则成瘀血。
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使血液运行不畅的各种因素,均可导致瘀血。
1、气滞致瘀: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若情志郁结,气机不畅,或痰饮等积滞体内,阻遏脉络,都会造成血液运行不畅,进而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行,形成瘀血。
2、因虚致瘀:
血液的正常运行依靠气的推动和固摄。
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迟缓,涩滞不畅。
或气虚,统摄无权,则血溢脉外,凝结不散。
阳虚则脉道失于温煦而滞涩;阴虚则脉道失于柔润而僵化;
津血同源互化,津液亏虚,无以充血则血脉不利。
3、血寒致瘀: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若外感寒邪,入于血脉,或阴寒内盛,血脉挛缩,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在体内某些部位瘀积不散,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
外感火热邪气,或体内阳盛化火,入舍于血,血热互结,煎灼血中津液,使血液黏稠而运行不畅;
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导致内出血,以致血液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而不散,变成瘀血。
瘀血为有形之邪,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响气的运行,引起气机郁结,所谓“血瘀必兼气滞”;
气机郁滞又可致血行不畅,从而形成血瘀气滞、气滞血瘀的恶性循环。
如局部外伤,破损血脉,血出致瘀,可致受伤部位气机郁滞,出现局部青紫、肿胀、疼痛等症。
瘀血形成之后,无论其瘀滞于脉内还是脉外,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运行失常。
如瘀血阻滞于心,心脉痹阻,可致胸痹心痛;
瘀血阻滞于脉道,损伤脉管,血逸脉外,可致出血,血色紫暗有块等;
瘀血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见口唇、爪甲青紫,皮肤瘀斑,舌有瘀点、瘀斑,脉涩不畅等。
瘀血是病理性产物,已失去对机体的滋润和濡养作用。
瘀血日久不散,影响气血运行,脏腑失于濡养,机能失常,势必影响新血的生成。
因而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
故久瘀之人,常可表现出肌肤甲错、毛发不荣等失濡失养的临床特征。
瘀血一旦停滞于某脏腑组织,多难于及时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对固定的特征,
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积肿块形成而久不消散等。
瘀血阻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如瘀阻于心,血行不畅,则胸闷心痛;
瘀阻于肺,宣降失调,可见胸痛、气促、咯血;
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癥积肿块;
瘀阻胞宫,经行不畅,可见痛经、闭经、经色紫黯有块;
瘀阻于肢体肌肤,可见肿痛青紫;
瘀阻于脑,脑络不通,可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㖞(歪)斜、语言不利等症。
瘀血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症状的共同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般表现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势加重。
瘀血积于皮下或体内则可见肿块,肿块部位多固定不移。
若在体表则可见局部青紫肿胀隆起,称为血肿;
若在体腔内则扪之质硬,坚固难移,称为癥积。
部分瘀血为病者可见出血之象,通常出血量少而不畅,血色紫黯,或夹有瘀血块。
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等。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等征象;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等。
本内容手打摘录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第四版教材《中医学基础》,仅保留考试所需内容。如您觉得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对作者进行打赏,让作者有更多动力去整理更多资料供大家学习,谢谢您的浏览。
请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扫描付款。
本资源为小tc学习园地xtcgzs.cn收集整理,转载请保留此内容。如您使用其进行盈利,本站将保留其追求您法律责任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