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褡裢里的命运

5 ねこcat_māo 7小时前 48次点击


徐州城外十里处有个小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酆之的年轻人。他年方二十,面容清瘦却目光炯炯,虽衣衫褴褛,却总收拾得干干净净。酆家本是村中寻常农户,自父亲五年前染疾去世后,家境便一落千丈,只剩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酆之便起身生火,将昨日从河边摘来的野菜细细切碎,混入一小把米粒,熬成稀粥。粥好后,他先盛了满满一碗稠的端到母亲床前,自己则就着锅底剩下的稀汤,加了些热水,呼噜呼噜喝下肚去。

“儿啊,你可吃了稠的?”母亲靠在床头,关切地问。

“娘放心,我吃得饱饱的。”酆之笑着拍拍肚皮,“今日我再去山中砍些柴,明日赶集卖了,给娘买块布做新衣裳。”

母亲摇摇头:“不必为我浪费银钱,你年纪不小了,该攒些钱娶房媳妇才是。”

酆之只是笑笑,并不接话。他何尝不知自己已到成家之年,可家中一贫如洗,哪家姑娘愿意嫁来受苦?村中媒婆从不踏足他家门槛,这也是母亲心头一块大病。

母亲接过粥碗,忽然长叹一声:“都怪为娘拖累了你,若不是我这把老骨头,你或许还能外出谋个生计……”

“娘说哪里话!”酆之急忙打断,“有娘在,儿才有家。您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便是儿最大的福分。”

这话倒也不假。虽家境贫寒,但酆之将母亲照料得无微不至,老人家虽年过半百,却面色红润,精神奕奕,村人无不称奇。只是近来,母亲为儿子婚事忧心过度,竟渐渐茶饭不思,前些日子终于病倒了。

酆之将家中积蓄尽数取出,请医买药,不过几日便捉襟见肘。这天,他见母亲咳得厉害,心中焦急,只得厚着脸皮往亲戚家借钱。

走了整整一日,踏遍七八户亲戚门槛,好话说尽,才勉强凑到一百文钱。酆之将铜钱小心装入褡裢,紧紧系在腰间,惦记家中病母,急忙往回赶。

行至半路,忽觉腹中绞痛,欲要出恭。他四顾无人,便钻进路旁草丛中方便。事毕,他急匆匆起身,系好裤带便继续赶路,完全没留意腰间褡裢已然松动。

走了约莫一炷香功夫,酆之习惯性地摸摸腰间,这一摸直吓得他魂飞魄散——褡裢不见了!

“坏了!”他惊呼一声,冷汗瞬间湿透衣衫。这一百文钱可是母亲的救命钱啊!他立刻转身,沿着来路狂奔回去,眼睛死死盯着地面,生怕错过任何线索。

回到刚才出恭之处,他在草丛中来回翻找,却一无所获。酆之急得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双手不住颤抖。

正当他绝望之际,忽见前方有一人影匆匆而行。那人身形瘦小,尖嘴猴腮,行走时左顾右盼,似有心虚之态。酆之急忙追上前去,拦在那人面前。

“这位大哥,可曾见过一个蓝色褡裢?”酆之气喘吁吁地问。

那人名唤白二,是邻村有名的无赖。他见酆之追来,神色慌张,下意识将手背到身后。

“什么褡裢?我没见过!”白二粗声粗气地回答。

酆之眼尖,早已瞥见他手中之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哥,那褡裢里的一百文钱是给我娘救命的啊!求你还给我,我愿分你二十文作为酬谢!”

白二冷笑一声:“你说这是你的就是你的?这褡裢分明是我自己的!世上相同之物多了去,难道一样的都是你的不成?”他顿了顿,又得意道,“再说,你看我穿戴整齐,像是缺钱讹人的人吗?”

酆之泪如雨下:“大哥,我娘病重在床,若无钱买药,只怕性命难保啊!”

白二却不为所动,一把推开酆之:“衮开!别挡道!”

正当此时,一位扛着锄头的老农路过,见状上前询问。得知缘由后,老农好言相劝:“年轻人,拾金不昧是做人本分。这既是救命钱,更该归还才是。”

白二却理直气壮:“老东西,少管闲事!我说了这不是他的!”说罢,扬长而去。

酆之瘫坐在地,掩面痛哭。老农愤愤不平地指着白二远去的背影道:“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是自己的,终归会是一场空!”

白二回头嗤笑一声,加快脚步走了。

老农叹口气,将酆之扶起:“孩子,莫要太过伤心。老夫虽不富裕,但尚能帮你一二。”他将酆之带回家中,卖了一只羊,凑了八十文钱交给酆之。

酆之感激涕零,跪地叩谢:“老人家大恩,酆之没齿难忘!他日若有出头之日,定当厚报!”

老农摆摆手:“快回去给你娘治病要紧。”

酆之记下老农住处,匆匆赶回家中。幸好及时买药,母亲的病情渐渐好转。然而此事在酆之心中留下深深烙印,他更加勤勉劳作,砍柴、捕鱼、帮工,什么活都干,只望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酆之依旧未能娶亲,但他孝子之名却传遍乡里。

一日,酆之上山砍柴,归途中忽狂风大作,林中飞沙走石。他正惊疑间,忽听一声虎啸,震得山林颤动。未及反应,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深草丛中跃出,直扑而来!

酆之吓得面如土色,腿软倒地,眼看虎口将至,只得闭目等死。

千钧一发之际,忽见一道金光自天而降,光中现出一位神人,金甲辉煌,气势威严。神人对着老虎厉声喝道:“聂畜!山中规矩忘了吗?不可食孝子!此人乃大孝之人,前途无量,岂是你能吃的?”

那猛虎闻言,竟如家猫般温顺,低吼一声,缓缓退入林中,转眼不见踪影。

神人朝酆之微微颔首,随即化作金光消散。

这一切,恰被不远处一个放羊人看得清清楚楚。他回村后,将所见所闻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便传遍了四乡八里。

“酆之竟是神仙护佑之人!”

“难怪他母亲年迈却身体康健,原来是有神明庇佑!”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啊!”

人们议论纷纷,对酆之肃然起敬。亲朋好友和村民们纷纷伸出援手,有的送米送面,有的帮忙修葺房屋,更有媒婆主动登门说亲。

而那个捡钱不还的白二,自得了那一百文钱后,起初欣喜若狂,终日吃喝玩乐。谁知半年后,好端端的他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浑身长满脓疮,痛痒难忍。家人四处求医问药,短短几个月便花光了所有积蓄,正好是一百文钱。

病愈后,白二恍然大悟,悔恨交加,知是报应不爽。他亲自上门向酆之赔罪,酆之却淡然一笑:“往事已矣,大哥不必挂怀。”

却说酆之遇虎之事越传越神,竟传到了镇守徐州的将军吴龙耳中。吴将军颇感惊奇,心想:“能得神明护佑之人,必非凡品。”遂命人将酆之请至府中。

吴龙见酆之目光清澈,举止端庄,虽出身寒微却自带一股正气,心中甚喜。交谈中,更觉此子心地纯善,孝心可嘉,当即收为义子,留在府中。

酆之的人生从此转折。吴龙请来师父教他武艺兵法,又派人接来他的老母亲,奉养在府中。酆之勤学苦练,不过三年,已是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

富贵之后,酆之不曾忘记昔日恩人。他换上朴素的麻衣,亲自前往老农家中,将老人和他的儿子接到城中,出资为他们开了间杂货铺。因经营得法,生意日益红火,老农一家从此衣食无忧。

又过一年,酆之娶了一位贤淑女子为妻,夫妻恩爱,孝顺母亲。吴龙将军年老无子,去世前将家业尽数传与酆之。酆之不负所托,持家有道,治业有方,家族日益兴旺。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酆之始终保持着善良本性。他在城中设立善堂,收养孤寡;每逢荒年,开仓济贫;对待下人,宽厚仁慈。人们都说,这才是神明庇佑他的真正原因。

多年后,酆之已是儿孙满堂。每逢清明,他总会带着家人前往老农墓前祭扫,并给子孙讲述那个改变他一生的褡裢的故事。

“人生在世,得失皆有天定。”酆之常常如是说,“唯有守住本心,行善尽孝,方是立身之本。那白二虽得一时之财,终因病痛失去;我虽失钱财,却因祸得福。可见命运弄人,却也最为公平。”

而那个早已褪色的蓝色褡裢,被他精心收藏在一个木匣中,时时提醒自己:人生的得失,从来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共 3 条评论
今夕何穗 7小时前
0 

Ai生成的吗

落雪 6小时前
0 
不是,他这应该是从公众号上搬来的
ねこcat_māo [楼主] 6小时前
0 
不清楚呢,这是我从公众号里办上来的。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