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墨纸一笔画惆怅 3年前 308次点击
清朝时期,有一个叫陈元龙的大臣过六十大寿,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把门外的一条街都给堵了。送的礼物更是千奇百怪,金银珠宝、宝石玉器、寿桃寿糕,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把大厅摆得满满满。
有些来走关系的人,彼此之间互相斗气,谁都想在礼物的格调上压别人一头,想要自己的礼物最出彩,现场是喧闹异常啊,众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这时,门外响起了“哐哐”的锣鼓声,陈元龙的好友王老夫,命人抬来一口棺材给他祝寿。从来没有人会想到把棺材当作寿礼,人群里有人在交头接耳,想着接下来会有好戏看了。
谁知,陈元龙绕着棺材走了一圈,越看越喜欢。只见,棺材背上贴了个烫金的“寿”字格外耀眼,两边贴有红纸,上面写着“长寿比南山”、“洪福如东海”。陈元龙脸上的笑容绽放如花,看着棺材的眼神就如同年轻人看嫁妆一样,移不动步子。
送礼的人怎么也没想到,一口棺材竟然占了上风,轻而易举就讨得了陈元龙的欢心。这让送礼的人开始争风吃醋,心生嫉妒,人群中便有几个人出声说,王老夫怎么能拿这种便宜的薄皮棺材当寿礼,亏他还拿得出手。
陈元龙身居高位,什么样的礼物没见过,一听到众人这么议论,心生疑惑,又重新认真看了一遍,发现这个棺材板确实有点薄。顿时心里就不舒服了,脸色直接就变了,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又不好发作,便唤众人入座,准备开席。
王老夫见陈元龙变了脸色,知道他肯定听信了谗言,觉得礼物不值钱,礼太轻了。他明白这酒席要是再吃下去就没有意思了,就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酒席开场后,陈元龙发现王老夫离开了,当场就要把棺材退回去,他身边的一个家人劝道,王老夫是大人的好朋友,经常有来往,如果就这么把棺材退回去,大家面子上都不好过。不如放一桌酒菜进去,一起送过去。
这样,一来可以体现大人的肚量,二来也能让王老夫心中有数。陈元龙觉得家人的话有道理,便让人放了一桌酒菜在棺材里退了回去。
陈府的人到了王府,说陈大人觉得礼太重了让退回来,还备了一桌酒菜在棺材里。王老夫听了,只觉得异常好笑,就让人把酒菜原封不动地放在棺材里,还让来人回去禀报陈大人多谢他的好意。
从这以后,王老夫还是跟以前一样,时不时就去看陈元龙,只是很明显感觉到陈元龙跟以前不一样了。
过了一年,王老夫派人给陈元龙送了张请帖,请他到王府赴宴。陈元龙没法推辞,只好前去赴宴。到了王府却没有见到有人准备宴席,觉得有点奇怪。然而,到了吃饭的时间,酒菜却一道又一道地端了上来。
陈元龙看着满桌的酒菜,心中惊讶,桌上的酒菜怎么跟他去年过寿时的酒菜一模一样,就问王老夫请的是哪位厨师?
王老夫轻轻一笑,说这一桌酒菜就陈大人做寿的时候送过来的。只是这个棺材板是用全天下最好的阴木做的,东西放在里面可以百年不朽,你说这样的薄皮棺材好不好?
陈元龙的脸立马涨红了,真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子,嘴上连声应和着“好!好!”心里后悔得不行,怎么把这样的无价之宝给退回去了,真是可惜了。
他回到家之后,茶饭不思,坐在书房里想着该如何才能得到那口薄皮棺材。想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
到了第二年他过生日的时候,又找了个理由重新再过一次生日,还亲自把请帖送到了王老夫的手上。
王老夫自然猜到了陈元龙的用意,到了生日那天,又派人送了一口棺材过去。陈元龙见那棺材,跟去年的那口一模一样,就开心得收下了。只是他不知道,王老夫这次把棺材给调包了,送的是一口真正的薄皮棺材。
所以,陈元龙去世后就睡在了这口假的阴木棺材里。民间也流传下来一句俗语,“陈阁老不识货,睡薄皮棺材”,用来取笑那些不识好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