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主要特点

4 用户39970 1年前 187次点击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根据历史记载文物的考察判断,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初步形成。

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标志,《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黄帝内经》也被称为中医的“奠基之作”,中医始祖之书。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问世后彻底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是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而来,后世成书于西汉,中医的奠基之作,内容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疾病的形成发展等,还涉及到五行、阴阳等各类学说,为中医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难经》,相传作者为扁鹊,后世称为“医祖”。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讲述了诊断、藏象、针灸等疾病的诊疗方法,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称为“医圣”。创立了独特的辩证方法“六经辨证”,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组方也被称为“众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托名为“神农”所作,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其内容记载药物365种,按照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对药物来源,用药剂量都有具体规定,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关系: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的整理

将《伤寒杂病论》中“外感热病”的内容整理为《伤寒论》,而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将其整理为《金匮要略》

“经之所以为经,乃因能使人,路途清楚,方向明昭”

“经”的地位非常高,以“经”字命名的,通常在整个文化体系中都是“奠基之作、经典之作、精华之作”,比如《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

其界定层次相当之高,其内容都有着超前非凡的见解

“金元四大家”,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此有所耳闻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zhào)兴”,这个时期战乱频繁,百姓贫苦,疾病肆起。

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的丰富,众多医家深入了解古籍经典,结合各自临床经验,用自己的见解解释前人留下的理论。

从而逐渐发展成各个流派,因此有了这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邪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代表作《儒门事亲》

补土派·李杲(自号:东恒老人,又名李东恒):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滋阴派·朱震亨(又名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代表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

金元四大家标志着中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四派所提出的中医理论,对于当今疾病的治疗中仍作为理论依据。

最后为大家科普一下我国古代中医大家及经典著作

上古:神农、黄帝、岐伯、伊尹、雷公

陶弘景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华佗(外科鼻祖)              代表作《青囊书》(已佚),五禽戏、麻沸散

晋代·王叔和        代表作《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代·皇甫谧        代表作《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代·葛洪           代表作《肘后备急方》

隋·巢元方           代表作《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 (药王)           代表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钱乙(儿科之圣)         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

宋·唐慎微           代表作《证类本草》

南宋·陈言           代表作《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病因理论总结 

明·张景岳(又名张介宾 )    代表作《类经》《景岳全书》

明·叶桂(叶天士)               代表作《外感温热论》发展“卫气营血”理论

明·吴有性                            代表作《瘟疫论》“戾气学说”

明·李时珍(药圣·医圣)        代表作《本草纲目》:药物学巨著

清·薛雪 (薛生白)              代表作《温热条辨》

清·吴谦                 代表作《医宗金鉴》

清·吴鞠通(吴塘)代表作《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辩证

清·王清任              代表作《医林改错》:改正古籍错误,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的概念:事物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就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又可以相互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卫气和营气

卫气在表保证人体不受外邪侵害,营气行于脉内,营养全身,维持人体功能的正常。

结构上,营气没有抵御外邪的作用,卫气也没有营养全身的作用

功能上,卫气抵御外邪保护机体,如果卫气不固,邪气侵入,导致营气化生不足;营气充足,才能濡养全身,阳气充足,才能卫气充足抵御外邪。

在病理上,如果营气不足,向里不能营养脏腑,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向外不能充盈卫气,导致营卫失调,从而卫气不固、外邪入侵。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所以中医认为整体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这样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体是精神的藏舍之处(藏身居住的地方),精神是形体的生命体现。人的形体结构、物质基础是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结合统一的,这就是“形神一体观”

比如五脏藏神、藏志,五脏的损伤病变都可以引起情绪的转变。

知识解读

所以总能听到,掉头发就是肾不好,爱生气是肝不好,湿气重就是脾不好的缘故

这里所说的肝、脾、肾,不仅仅是一个脏腑,而是以这些脏腑为中心的整个生理系统受到了影响。

肾其华在发,肝在志为怒,脾有着运化水液的功能,这些就是各脏腑的系统功能对身体各个部位及情绪的影响。

再用“湿气”举个例子,体内有湿气也并非只是脾的影响

生成湿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肉生痰”过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影响脾“运化水液”的功能,水液无法运输,从而生成湿气,再湿聚成痰。

但是肾也有“主水”的功能,肾气也参与水液的代谢,从而生成尿液以及排出。

肺也有“行水、通调水道”的功能,可以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所以肺脾肾这三大生理系统,有其一损伤,都可引起体内湿气的生成,即是各有特点,又是缺一不可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即是《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可以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比如水土不服,春夏阳气茂盛,秋冬阳气衰减。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还具有社会属性,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际关系、婚姻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社会因素都在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心理和病理的变化。

比如最常见工作的各种压力,引起的各种职业病,颈椎病,腰脱之类的。

所以人在社会环境的交流中,要寻求方法,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和平衡。

                      (一)辨证论治

辨证:

运用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辨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正邪关系,从而概括、判断证候的过程。

(由于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以及政策要求,部分疾病也会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彩超、DR、血压计等设备工具相结合以确认病情)

论治:

通过辩证分析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有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三个步骤。

根据疾病的不同,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如汤药、针灸、推拿。

术语解释

病:疾病,有着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的演变从而引起的身体功能异常,从健康-患病-治愈,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疾病,比如感冒、泄泻、呕吐等。

证: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辩证”就能够全面准确的揭示病因、发展过程。

大夫通过诊断了解你所患疾病的证候、体征、症状。

证候:疾病相互关联的症状总称,包括体征、症状。

比如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脉浮数等。

体征:医生检查出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外在表现,如脉搏、呼吸、血压等。

症:症状,患者向医生陈述自己的感受,比如患者感觉自己腹痛、眩晕等。

中医认为同一种疾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但有些疾病也会发展成相同的“证”,通常根据“证”的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就有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疾病,治疗方法却不同,“证异则治异”

同一种疾病,因为病因、类型、体质的不同,出现不同的证型,则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感冒,可由风寒、风热、暑湿外感邪气引起,也可因阴虚、气虚引起,都表现出不同的证型,所以也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却相同,“证同则治同”

同一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也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寒邪伤胃,引起的呕吐和腹痛,均可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