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敬茶公爹不接,司仪以为有矛盾不敢劝,公爹说出原因村民笑了

3 墨纸一笔画惆怅 2年前 135次点击

婚礼,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喜事。

不止是添了人口,还是小家庭组建带来的希望。

一般情况下,家有喜事,父母都是喜上眉梢,不仅穿着喜庆,也会跑前跑后招呼客人,让大家一起分享喜气。

在网上看到贵州的一个婚礼,却是与众不同。

婚礼上有个给父母敬茶的环节,新娘端着茶毕恭毕敬来到公爹面前,老人拉着脸,看上去一脸地不开心,双手握在身前,不仅不接茶,还低声说了一句话。

旁边的司仪提醒他接茶,老人不为所动,司仪以为双方有矛盾,吓得也不敢劝。

旁边的村民们窃窃私语,都在议论老人的做法。

有人猜测,可能是老人不满意新人,或者婚礼没有得到他的同意。

这个猜测也不成立,如果真的不满意,就不会坐到位置上等着新人敬茶了,他完全可以提起避开。

有知情人透露:“是因为给了彩礼16万,可新娘没有当陪嫁带过来,让老人心里不痛快。”

这个说法得到大家点头,也有人认为女方家这样做太过分,要知道,十几万彩礼对农村家庭来说,已经掏空了积蓄,可能还有外债。

如果小两口拿着这笔钱过日子,也是给儿女添砖加瓦,老人一般不会说什么,但一分钱不带过来,对婆家来说,是一种打击,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公爹终于开口了:“我,我也没准备红包,这茶不能喝吧?”

他说出这个原因,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村民们哄堂大笑,司仪也赶紧接话:“喝,没红包也要喝!”

现场气氛缓解了,但评论区就“结婚要不要给彩礼?”展开了讨论。

支持给彩礼的人认为。

“彩礼是一种态度,如果男方不愿意给彩礼,说明对女孩不是那么在乎,结婚都这样,等以后生小孩时还能对她好吗?婚姻改变女人的后半生,等有小孩时再后悔就晚了,有钱在手里,最起码生活还有一些底气。

反对给彩礼的人认为。

“爱情是平等的,女儿是父母的付出,难道男孩就不是父母的辛苦付出吗?双方在一起是发自内心的爱,如果要用钱来衡量,就没有了意义,有多少家庭,为了给巨额彩礼,父母都要节衣缩食好多年还债,难道这样儿媳就高兴了吗?”

对于要不要彩礼?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追溯一下彩礼的起源。

《中国婚姻史稿》中对彩礼有这样的记录:“周时玉帛俪皮,战国后,始益以金,而汉朝,则以黄金为主。

《礼经》中说:“贵族男女结婚,礼数异常繁杂,大致要经过媒人提亲,然后纳彩。”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彩礼由来已久,从动物的毛皮到黄金礼品,不仅仅是为了感谢女方对孩子的培养,还有对女方劳动力损失的一种补偿。

汉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古代结婚以后,妻子跟随夫姓,生的孩子也跟随男方的姓,默认自己为男方家庭的一员。

也就有了“嫁出女儿泼出水”,在一些人的传统观念里,嫁女儿,实际上是把女儿彻底地给了男方,以后再回娘家已是客。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能理解传统思想中,一些父母不把彩礼给女儿的做法。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也要与时俱进。

女孩结婚后,不再是生儿育女的人,也是她自己。

她可以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只生一个孩子,对人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权。

而大部分父母,没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儿也很疼爱,投入的教育费用,一点不比男方少。

父母要彩礼,更多的是给小家庭一些启动资金,让女儿婚后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当然,也不排除生活中一些父母,会把女儿的彩礼用来给儿子买房,但这只是一少部分。

我身边的一些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婆家给多少彩礼,也陪嫁多少嫁妆,甚至还会另外多给一些,哪怕婚后女儿不能常回娘家看看,父母也不计较,主要女儿过得好就行。

一些父母在结婚前索要彩礼,其实都是出于对女儿婚姻的担忧,想为女儿找一份安全感。

但女孩们也该明白,彩礼只是婚姻的垫脚石,不是幸福的根源。

适当的做法,是根据男方的家庭条件,提出对方能拿得出的数额,而不要去跟别人攀比。

也许有的女孩会说,结婚后还要为男方生儿育女,需要提前准备些资金。

其实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孩子不是为男方生的,而是给自己生的,也是夫妻两人爱的结晶。

因为孩子是两人感情的传承,长大后孝顺的人也是父母,至于为孩子付出多少,真的跟老人无关。

随着女性经济的独立,彩礼已经被很多人客观看待,只要新人感情好,这些外在的形式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在生活中,依然有少部分女孩,在谈婚论嫁时强调彩礼,甚至因为没有满足心愿就不嫁,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正确的态度是,如果男子不值得托付,给再多彩礼也不嫁;如果男子值得托付,一分钱彩礼没有,也嫁!

目前还没有评论
添加一条新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表评论 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