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用户39970 1个月前 103次点击
第一章-中医理论体系
本章主要讲述内容: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特点。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根据历史记载文物的考察判断,认为中医理论体系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已初步形成。
以《黄帝内经》的问世为标志,《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对中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黄帝内经》也被称为中医的“奠基之作”,中医始祖之书。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问世后彻底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作者非一人、一时之作,是
历代黄老医家
传承增补发展而来,后世成书于西汉,中医的奠基之作,内容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疾病的形成发展等,还涉及到五行、阴阳等各类学说,为中医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难经》,相传作者为
扁鹊
,后世称为“
医祖
”。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讲述了诊断、藏象、针灸等疾病的诊疗方法,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
张仲景
所著,称为“
医圣
”。创立了独特的辩证方法“六经辨证”,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组方也被称为“众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托名为“
神农
”所作,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其内容记载药物365种,按照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对药物来源,用药剂量都有具体规定,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
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关系: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所著,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的整理
将《伤寒杂病论》中“外感热病”的内容整理为《伤寒论》,而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将其整理为《金匮要略》
“经之所以为经,乃因能使人,路途清楚,方向明昭
中文右双引号
“经”的地位非常高,以“经”字命名的,通常在整个文化体系中都是“奠基之作、经典之作、精华之作”,比如《黄帝内经》、《道德经》、《易经》
其界定层次相当之高,其内容都有着超前非凡的见解
中文左双引号
金元四大家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此有所耳闻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称为“新学肇(zhào)兴”,这个时期战乱频繁,百姓贫苦,疾病肆起。
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实践的丰富,众多医家深入了解古籍经典,结合各自临床经验,用自己的见解解释前人留下的理论。
从而逐渐发展成各个流派,因此有了这金元四大家:
寒凉派·刘完素
: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邪派·张从正
: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代表作《儒门事亲》
补土派·李杲(自号:东恒老人,又名
李东恒
):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代表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滋阴派·朱震亨(又名朱丹溪
):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代表作《格致余论》、《丹溪心法》
金元四大家标志着中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中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四派所提出的中医理论,对于当今疾病的治疗中仍作为理论依据。
最后为大家科普一下我国古代中医大家及经典著作
上古:神农、黄帝、岐伯、伊尹、雷公
陶弘景 代表作《本草经集注》
华佗(外科鼻祖) 代表作《青囊书》(已佚),五禽戏、麻沸散
晋代·王叔和 代表作《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代·皇甫谧 代表作《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代·葛洪 代表作《肘后备急方》
隋·巢元方 代表作《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 (药王) 代表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钱乙(儿科之圣) 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
宋·唐慎微 代表作《证类本草》
南宋·陈言 代表作《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病因理论总结
明·张景岳(又名张介宾 ) 代表作《类经》《景岳全书》
明·叶桂(叶天士) 代表作《外感温热论》发展“卫气营血”理论
明·吴有性 代表作《瘟疫论》“戾气学说”
明·李时珍(药圣·医圣) 代表作《本草纲目》:药物学巨著
清·薛雪 (薛生白) 代表作《温热条辨》
清·吴谦 代表作《医宗金鉴》
清·吴鞠通(吴塘)代表作《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辩证
清·王清任 代表作《医林改错》:改正古籍错误,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以上仅介绍部分医家,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发展历史悠长久远,并非此文可全部介绍,大家感兴趣还可自行网上查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