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ねこcat_māo 1小时前 24次点击
苏州城内,小桥流水,白墙黛瓦,一派江南水乡的温婉景致。城西住着一户吕姓人家,家主吕义是个老实本分的木匠,虽不富裕,却也衣食无忧。吕义膝下有一女,名唤俪娘,年方二八,生得肌肤胜雪,眉目如画,朱唇不点而赤,眼眸流转间似有星光闪烁。虽生在寻常百姓家,却难掩天生丽质,街坊邻里见了,无不惊叹此女只应天上有。
这日清晨,俪娘对镜梳妆,乌黑如瀑的长发垂至腰际,她轻轻挽起一个简单的发髻,插上一支素银簪子。即便
荆钗布裙
,也掩不住她的绝代风华。
“俪娘,快些收拾,莫让女伴们久等。”母亲在门外催促。
“就来。”俪娘应声,披上一件淡青色外衫,推门而出。
今日是清明节,城中女子相约踏青游春。俪娘与几位女伴穿行在桃花盛开的郊外,笑语盈盈,引得路人频频回首。
“瞧那些男子,眼都直了。”女伴阿芷掩口轻笑,推了推俪娘,“尤其是你,每次出门都招来这么多目光。”
俪娘微微蹙眉:“莫要取笑,快些走吧。”
回城路上,忽闻马蹄声由远及近。众女子抬头,见一白衣少年策马而来,面容俊朗,目若朗星,腰间系着白玉佩,头戴青玉冠,一看便知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男女授受不亲,俪娘与女伴们急忙低头回避,加快脚步。那骑马少年本是路过,不经意瞥见俪娘容颜,顿时愣住,勒马驻足,目光追随她的身影而去。
“好一位绝色佳人...”少年喃喃自语,生怕唐突了美人,便远远跟在后面,直至看着俪娘走进一处院落,关上木门。
少年在门外伫立良久,默记下这个地方,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苏州首富柳员外的长子柳博龙。柳家世代经商,家财万贯,柳博龙更是苏州城内有名的才子,年方十九,已中举人,来年便要赴京赶考。他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前来提亲的媒人络绎不绝,可柳博龙心高气傲,总觉得那些女子缺了些什么,一一婉拒。
这几年来,柳博龙时常梦见一个女子,面容模糊,却总觉得与她有未尽的缘分。今日偶遇的俪娘,竟与梦中女子一般无二,令他心潮澎湃,难以自持。
回到府中,柳博龙迫不及待地求见父母。
“父亲、母亲,儿子今日遇见一位女子,想请媒人提亲。”柳博龙难掩激动之情。
柳员外放下手中茶盏,挑眉问道:“哦?是哪家的千金?”
“是城西吕木匠的女儿,名唤俪娘。”
柳员外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什么?一个木匠的女儿?门不当户不对,简直荒唐!”
柳夫人也连连摇头:“龙儿,你糊涂了?以你的才学家世,何愁找不到名门闺秀?何必屈就一个平民女子?”
柳博龙急切道:“儿子与她虽只有一面之缘,但确信她便是此生良配。请父母成全!”
“住口!”柳员外拍案而起,“你明年便要赴京应试,不好好读书,整日想这些儿女情长,成何体统!”
柳博龙还要争辩,柳员外已拂袖而去。柳夫人苦口婆心劝了半晌,见儿子执迷不悟,也只得叹息离开。
自此,柳博龙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无心读书,整日对着窗外发呆,眼前总是浮现俪娘的身影。几日后,他再次恳求父母,跪在厅前道:“儿子不孝,但此生非俪娘不娶,求父母成全!”
柳员外大怒:“你若执意如此,便不再是我柳家的儿子!”
柳博龙泪如雨下,却仍不肯退让。
当夜,他开始绝食。初时柳员外以为他只是一时意气,不料三日过去,柳博龙滴水未进,面色苍白,虚弱不堪。柳夫人心疼儿子,哭着求他进食,柳博龙只是闭目摇头:“母亲,儿子不孝...但若无俪娘,生亦何欢...”
柳员外又气又急,命下人强行灌入汤水,柳博龙挣扎不已,汤水洒了大半。柳夫人见状,放声大哭,柳员外也老泪纵横。
在外经商的次子柳虎闻讯,连夜赶回。他比兄长小两岁,兄弟二人自幼感情深厚。
“哥哥何苦如此?”柳虎握着兄长的手,痛心道,“以哥哥的才貌,何患无妻?为何偏要为一面之缘的女子轻生?”
柳博龙虚弱地笑了笑:“弟弟不懂...有些人,见一面,便是一生...”
是夜,柳博龙悄然离世,年仅十九岁。
柳府上下悲痛欲绝。柳员外抱着儿子的尸体,老泪纵横;柳夫人哭得几度晕厥;柳虎跪在床前,心如刀绞。一家人在极度的悲伤中为柳博龙办了后事,将他安葬在家族墓地。
柳博龙死后,柳夫人终日以泪洗面,心中不免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心高气傲的儿子如此倾心,甚至不惜以死明志?便命下人去打听。
仆人回报:“那吕家姑娘确实生得貌美如花,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经常接济贫苦,女红也是一流,是城西一带有名的好姑娘。”
柳夫人听罢,更加悔恨,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个让儿子魂牵梦萦的女子。
一日,柳夫人扮作乞讨老妇,来到吕家门前。俪娘正在院中晾晒衣物,见一老妇人步履蹒跚,忙上前搀扶。
“老人家,您从哪里来?可需要帮忙?”俪娘柔声问道。
柳夫人抬头,看见俪娘真容,顿时明白了儿子为何对她一见钟情。这女子不仅容貌绝美,眉目间更有一股祥和之气,让人见之忘俗。
“姑娘行行好,老身家乡闹饥荒,只有我一人逃了出来...”柳夫人编造了一段凄惨经历。
俪娘闻言,眼圈微红,连忙将老妇扶进屋内,端来温水,又去厨房做了热腾腾的饭菜。饭桌上,吕义夫妇也对这个“孤苦无依”的老妇十分同情,嘘寒问暖。
饭后,俪娘用大缸中晒温的水为老妇擦洗身子,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了她。柳夫人感受着这份温暖,想起死去的儿子,不禁泪湿眼眶。
天色渐晚,柳夫人假意要离开,吕家众人执意留她住宿。俪娘更是将自己的房间让出来,自己去和父母同住。柳夫人推辞不过,只得答应。
夜深后,柳家的仆人悄悄接走了柳夫人。
次日清晨,俪娘去叫老妇用早饭,发现房中空空,只在枕下发现一枚银簪。一家人十分纳闷,不知老妇为何不告而别。
柳夫人回府后,将经历告知丈夫,叹道:“那姑娘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女子,貌美心善,待人真诚。若早知道如此,当初何必阻拦...”
几日后,柳家托媒人前往吕家,为次子柳虎提亲,并将前因后果一一告知。
俪娘这才知道,那日骑马的少年竟是苏州才子柳博龙,更得知他为己而死,顿时心如刀绞。她强忍悲痛,待媒人走后,对着父母磕了三个响头。
“女儿不孝,辜负父母养育之恩。那柳公子因我而死,女儿岂能独活?更不能再嫁其弟,负他一片深情...”言罢,泪如雨下。
吕义夫妇正要劝解,俪娘已转身回房。当晚,她在房梁上系了白绫,自尽身亡。
吕家哭声震天,邻里闻之无不落泪。吕夫人几度晕厥,吕义一夜白头。
柳家得知消息,更是愧疚难当。柳员外长叹:“是我们害了这对苦命鸳鸯啊!”
柳夫人泣不成声:“若当初成全他们,何至于此...”
几日后,柳员外想出一个主意,与家人商议:“既然他们生不能同衾,死后何不让他们同穴?也算成全了这段姻缘。”
众人皆以为是。于是柳家暗中派人掘开柳博龙的坟墓,将俪娘遗体悄悄移入,与柳博龙合葬一处。
又过几日,吕义前去为女儿扫墓,发现坟墓有被挖掘的痕迹,大惊失色,连忙请族人帮忙开棺查看,见棺内空空如也,勃然大怒,正要报官,却在路上被柳家管家拦住,请至柳府。
柳员外一见吕义,便跪地谢罪,将事情原委道出,声泪俱下:“老夫一时糊涂,害了两条性命,如今只求弥补万一,让他们在九泉之下能结为连理。吕兄若要告官,老夫绝无怨言;若肯原谅,柳家愿奉养吕兄夫妇终身。”
吕义本要发怒,但见柳员外真情流露,又想起女儿生前确实对柳博龙有意,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这也是两个孩子的缘分。就让他们在一起吧。”
两家人于是为这对苦命鸳鸯举行了冥婚,正式结为亲家。
却说那夜,柳员外梦见柳博龙身着大红喜服,与同样
凤冠霞帔
的俪娘携手而来,二人面容祥和,笑意盈盈。
“多谢父亲成全。”柳博龙躬身行礼,“儿子与俪娘在阴间已结为夫妻,生活美满。只恨不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也不能孝顺岳父岳母。望父亲与弟弟代我尽孝,照顾岳父岳母安度晚年。”
言罢,二人再拜,携手消失在迷雾中。
柳员外醒来,将梦境告知家人,大家又是伤感又是欣慰。
次日,柳员外亲自将吕义夫妇接至府中,待若上宾。柳虎对二老极为孝顺,视如亲生父母。不久,柳虎接手家族生意,经营得法,柳家越发兴旺。他后来娶了一位贤惠妻子,生下二子,将长子过继给柳博龙与俪娘,延续香火。
每年清明,柳吕两家人都会一同祭奠柳博龙与俪娘。说来也怪,每逢祭日,总有一对蝴蝶在墓前翩翩起舞,形影不离,人们都说那是二人的魂魄所化,终于能在天上人间,永结同心。
这段生死姻缘的故事也在苏州城内流传开来,成为一段凄美的传说,提醒后人:真情难得,莫要被门户之见误了良缘。